在全球农业加速向现代化迈进的进程中,河南农业大学勇立潮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精准对接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与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精心打磨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育契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智慧农业人才,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为全国农林院校提供了宝贵经验。 “双轮驱动” 点燃育人创新“新引擎” 在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人才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要素。河南农业大学开启了以“双轮驱动”为核心的育人创新之旅,为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把握时代脉搏,锚定发展航向。随着智慧农业的蓬勃兴起,行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河南农业大学精准锚定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定位和目标,以国家战略为契机,牢牢把握河南省“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匠心打造“双轮驱动”育人新模式。以“双一流”建设为强劲动力源,为专业发展注入磅礴能量;以智慧农业特色行业学院为稳固着力点,搭建起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相连的桥梁。 聚焦“四链”需求,构筑专业体系。学校深度聚焦智慧农业行业“生产链、产品链、技术链和服务链”“四链”的人才需求,构建起以作物学学科深厚底蕴为基石、以人工智能为强劲引擎的专业建设体系。通过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形成了以学科融合、产教协同为鲜明特征,以打造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双高地为目标的专业建设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通过“四链”同构、OBE导向等具体路径稳步推进,成功激活了“人才供给—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专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发展高地。学校凭借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小麦玉米两熟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学科和科研平台,联合河南省内外8家智慧农业领军企业,成功组建河南省首家智慧农业行业特色学院。同时,积极协同河南省智慧农作虚拟教研室,并深度融入智慧农业国家级别虚拟教研室。自智慧农业专业获批建设的4年间,实现了从课程到专业、从团队到系的跨越式发展。其中,2部教材入选教育部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与12家智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专业学生在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6项奖项,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双高地已具雏形。 产教协同 构建人才培育“新生态” 河南农业大学在智慧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产教协同这一核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育“新生态”,让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精准定位目标,契合区域发展。学校立足区域农业特色,重新构建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规格。紧扣河南粮食主产区两熟制种植模式与粮食安全战略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精准聚焦于“服务周年两熟粮食主产区安全高效智慧化生产”。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周年两熟作物智能生产技术”“河南粮食作物智慧种植解决方案”等区域特色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与区域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针对智慧农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构建“研究创新型、技术应用型、复合管理型”三类型多层次培养体系,并推行“2+2”课程分流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与个人发展方向明确度。 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培养质量。学校积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打造农工理交叉课程群,形成“模块化、递进式、融合型”课程新结构,创新“模块化、教学团队化”课程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显示,模块化教学团队授课的学生在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测评中,成绩与原来传统单一教师授课时相比提升23%。此外,学校还实施导师制培养机制,打通“专业—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培养通道;融入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建立沉浸式混合教学新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协同效应,拓展专业领域。以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学科支撑,特色学院作为实体化运作平台,不仅提升了智慧农业人才培养质量,还辐射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发展,拓展了智慧园艺、智慧林学和智慧畜牧等专业建设,丰富了智慧农业专业内涵。通过构建“四链”协同的人才培养矩阵,推进“组织—管理—评价”“三位一体”改革,有效实施OBE导向的教学体系重构。 多元融合 夯实创新发展“新根基” 河南农业大学在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多元融合,为学校的创新发展夯实“新根基”。 搭建实践平台,完善教学体系。学校创新打造“校内+校外、虚拟+实体”“四位一体”的智慧农业实践教学生态系统。依托“原阳实验场”“许昌试验场”等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覆盖全生产周期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智慧农业特色行业学院为依托,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共建产教学研实践实训基地,构建“院校和企业共管共建、资源融通”的产教融合实践链条体系,形成覆盖课程实习、生产实践、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生态,让学生在真实的农业生产环境中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深化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学校在河南省18个地市布局综合试验站或试验示范基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等智慧农业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实践实训建设上形成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模式。项目合作试点单位河南恒茂创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智慧农业人才培养领域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智慧农业虚拟教研室和智慧农业行业特色学院,实现师资力量多元融合,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学研究相互支撑。 打造创新生态,推动全面发展。通过打造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创新生态系统,学校构建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慧农业知识体系,搭建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平台,实现学校、行业和企业在师资、学科、育人、科研、平台等方面的互惠融通,全方位推动人才培养与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通过系统性、深层次的改革,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智慧农业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力推动了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学校将持续深耕,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打造智慧农业创新高地,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优质智慧农业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智慧农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续写新篇章。 (熊淑萍 郭战伟 马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