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高教周刊·探索
2025-04-30 星期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走好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路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knowledge and practice,between policy and reality.(弥合知识与实践、政策与现实之间的鸿沟。)”2025年4月24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的“2025基础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定华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主旨发言。他表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生动体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并对其作出深刻阐释。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纲要》的关键一年,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新时代育人使命,以“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外语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展开。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期两天,共有1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中小学英语教研员、校长、教学主管和骨干教师参加。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沟通、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新路径。

  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辽宁省教育部门、大连市教育部门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大连教育学院、大连市中山区政府部门、大连市中山区教育部门、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教育文体部门、大连市旅顺口区教育部门、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承办,大连市中山区东港小学教育集团、大连市高新区中心小学、大连市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伯阳小学、大连市中山区东港中学教育集团、大连育明高级中学协办。

  语言为桥、文化为媒

  共担新时代育人使命

  “共谋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既是落实《纲要》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化改革、构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时代担当。北外愿与各合作方携手,以语言为桥、文化为媒,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砥砺前行。”作为研讨会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的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明确指出北外在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时代坐标。

  辽宁省教育部门二级巡视员陈宝祥评价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聚焦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外语教育课程改革,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具体行动,是构建新时代外语课程体系的当务之急,也是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的长远之需。”

  大连作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地,同时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教育普及程度位居全国前列,不但较早开启英语新课程改革,还历经多年探索构建起小初高衔接的课程链与“课程—课堂—教师”“三位一体”的改革矩阵,英语教育实现了从“学习语言”到“用语言学习”的转变,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奖项,彰显了基础外语教育改革成效。

  大连市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张晓峰表示:“大连将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教育事业,为基础外语教育改革提供保障,并加强与外研社合作,助力打造‘教在大连、学在大连’的教育高地。”

  “基础外语教育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才的奠基工程。”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指出,当前基础外语教育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学科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教学方式与评价体系改革不同步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改革深入推进的“攻坚点”,也是重构课程教学新生态的“突破口”。

  在李天顺看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基础外语教育改革,要坚守“为谁培养人”的根本立场,锚定“培养什么人”的根本方向,聚焦“怎样培养人”的实践路径,构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课程育人体系,探索“融合创新、动态生成”的教学实施模式。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探索新教材实施路径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在主旨演讲中,王定华通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立体论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国家政策要求、具体实施路径三个维度,阐述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核心要义,系统构建了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实施框架。

  王定华认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要避免将教育“窄化”“泛化”,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要创新教育形式,从而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外语学科应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梅德明同样肯定立德树人在基础外语教育中的根本性作用。

  “新教材是要对未来10年负责,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承诺。”梅德明说,“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充分认识并发挥新教材的育人功能至关重要。高质量英语教材的评价维度应涵盖育人导向、内容选择、内容设计、学习引导、编印规范以及配套资源等多个方面。”

  通过展示不同版本新教材的单元设计实例,梅德明深入剖析了新教材在设计上体现的国家标准、国际水准和学科基准。当前,新教材的单元结构与内容呈现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彰显了外语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也体现了素养导向的先进理念,契合了外语教育的全球发展趋势,代表了教材与教法的显著进步。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梅德明引用诗人弗罗斯特的诗,鼓励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勇于选择改革之路,迎接挑战。

  “From teacher to teacher—writer(从‘教师’走向‘教材开发者’),是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晓堂围绕“英语教师的教材素养”展开论述,“教材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教材页面被画满红蓝圈线,这反映出教师将语言点当作‘宝贝’来讲授,却忽略了语篇的真实价值。”程晓堂通过分析当前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需求,指出教师正确理解和有效使用新教材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了教材素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

  程晓堂认为,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可通过学习教材编写的基本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教材分析与评价、探索教材调整与取舍的原理和方法、参与教材编写与研究工作等途径提升教材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标要求,提升教学效果。2024年9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教材正式启用。英语教材的成效取决于教师的运用能力,如何用好新教材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广大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深耕细作,推动教材与教法协同发力,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时代人才。

  全球视野、数字思维

  擦出新理念智慧火花

  本次学术研讨会下设7场专题论坛与4个分会场。

  在4月24日下午的7场专题论坛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有中等近40名知名专家、学者与优秀教研员出席,围绕“基础外语教材的使用与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的阅读育人策略”等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圆桌论坛等形式,分享前沿理念与宝贵经验,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4月25日的4个分会场上,大连教育学院小学研训中心负责人于业宏等60余名专家、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分别围绕“小学英语课堂创新及教学展示”“初中英语课堂创新及教学展示”“高中英语课堂创新及教学展示”与“英语阅读课堂创新及教学展示”等内容,为参会者带来精彩的课例展示及点评、指导。

  分会场涵盖多种课型,全面展现基础学段英语教学的特点与方法,搭建起全学段贯通、极具专业性的交流平台,助力教育工作者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牵头、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发建设的“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管理服务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纲要》部署,为基础教育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数字化的管理和服务支持。

  “‘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管理服务平台’的上线,将以全球化视野与数字化思维,构建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立体网络,推动国际教育在理念碰撞、资源联动、人才共育中实现深度融合,为夯实教育强国建设根基、促进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模式和实践支撑。”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表示,作为平台建设的技术保障方,外研社组建了专门的运营团队,全力支持平台建设与未来发展。

  从纸质到数字,从单向查阅到双向互动,从理解世界到讲述中国……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数智赋能升级版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7版)首次与公众见面。

  当新课标遇上新词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词典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学习者的实际需求,锚定语言学习和核心素养培养,作了有针对性的创新。词典收词23万余条,增收高频新词新义1000余条,解读热门话题,诠释社会变迁,并创新融入中国元素,引导学习者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分享中国智慧。”外研社党委副书记陈媛媛介绍说。

  “请让我看看这款帆布包。”“那把折扇真有意境!”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基于外研版教材及“悦读中国”系列英语分级读物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首次亮相,展出的30余款文创产品覆盖教学场景与文化生活的多元需求,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体验、拍照互动。

  “未来,外研社将秉持‘教材活化·文化新生’理念,持续推出更多主题系列文创产品,致力于将教材中的知识符号转化为兼具实用价值与教育温度的文化载体,让教育文化以更鲜活的形态融入大众生活。”外研社副社长王勇说。

  (李鸿飞)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探索 06走好基础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路 李鸿飞2025-04-3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