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诠释,并将“量感”纳入核心素养范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并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量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量感,使其能够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计算,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安小学以政策发展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校为进一步提升小学生量感素养,将估测教学作为量感培养的突破口,历经15年深耕细作,成功构建了兼具科学性、系统性和校本特色的量感培养体系,形成了“理论引领—实践创新—成果辐射”的研究闭环,为基础教育阶段量感这一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课题研究到实践探索 课题研究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引擎,对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学校秉持“系统谋划、梯次推进”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精心打造出科学完备的课题研究体系。学校以“小学数学估测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生量感的培养研究”两项课题为引领,奠定了量感研究的理论根基;“数学实验对小学生量感培养的实证研究”课题运用实证探究方法,揭示了数学实验与量感培养的内在机理;“小学生量感培养的增值评价研究”课题则聚焦量感培养的评价体系创新,实现了量感培养研究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应用的全链条覆盖,标志着学校量感研究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深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并把经验做法形成文献。学校累计在核心及主流期刊上发表量感主题研究论文20余篇,有效扩大了学校研究成果的影响力。2017年,学校出版小学生量感培养专著《让量感拾级而上——小学生量感培养的研究》,构建了量感培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空白,这一成果论著荣获2018年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研究类)二等奖。据中国知网数据显示,以篇名为“量感”检索的文献平均下载量约158次,其中学校论文平均下载量超330次,位居该研究领域前列。 自学校开展研究以来,已有5项关于量感领域的课题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部门成功立项并顺利结题。2022年,学校“数学实验对小学生量感培养的实证研究”课题成功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实现量感研究向纵深发展;2023年,学校“量感培养: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课题成功立项为2023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助力量感培养从理论走向实践,赋能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从课堂践行到经验凝练 在理论体系层面,学校研究聚焦课堂教学实践,通过系统梳理教材中的量感培育要素,紧密关联学生日常生活实践,实施优化统筹策略。一是优化显性教材,精心设计与教材有关的“常见的量”“测量”等内容,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挖掘隐性教材,做好知识衔接工作,使学生深刻内化对量的认知;三是开发拓展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发展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学校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推动量感学习模式实现系统性变革。一是由内到外,突破传统课堂空间束缚,创新开展户外探究活动,打破教材内容边界,将数学与生活、科学等学科融合拓展,让量感学习更灵动;二是由表及里,让课标从文本走进课堂,从表层走向溯源,使学生做到心中有课标要求,眼中有探究方法,从而让量感学习更深刻;三是由点到面,让教材内容处理从量感范畴延伸至其他内容、其他学科,让教学方式实现从个别教学推广至整体教学,拓展教学覆盖面。 在教育研究层面,学校不断突破教育认知边界,助力学生从量感培养进阶至思维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教学取向从“教例子”转向“用例子教”、教学过程从“静态讲授”转向“动态生成”、教学评价从“关注学会”转向“关注会学”。学校通过开展数学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训练,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全面激发学生思维潜能,成效显著。2020年,团队专著《数学思维素养:儿童带得走的智慧》实现了从儿童思维素养发展的角度对量感培养进行完善和升华。“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十年实践”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在课程改革层面,学校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以“大单元融合、大概念深化、大项目引领”为抓手,助力学科教学模式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转型。教学目标聚焦学科本质,揭示学科量感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创新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和跨学科主题设计,形成指向知识整合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强化量感培养的可视化、可操作化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通过系列创新举措,学生在理性思维、科学探究、文化认同等维度实现协同发展,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跨越式转换,为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从区域推进到领域领航 自开启量感领域教学研究以来,学校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与区域教师、领域专家共商、共研、共进。依托连云港市名师工作室等平台,研讨并推介小学生量感培养研究成果,为区域教师提供了科学化、体系化的借鉴,在学校教师团队成长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区域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学校还借助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这一纽带,汇聚江苏省内教育精英,深入开展量感培养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在江苏省得到广泛应用与深度转化,成功激发了一线教师对量感教学的研究热潮;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先后抵达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等地交流量感研修成果;在“苏教名家”领航行动中,学校奔赴江苏省徐州市,全方位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量感教学落地生根。 15年来,连云港市和安小学在小学生量感培养领域踏出了坚实的步伐,从课堂经验凝练到区域广泛推广,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突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学校将继续探索、不断创新、协同共进,构建更加完善的量感教育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教育智慧和力量。 (梁培斌 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