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教育展台
2025-04-22 星期二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教学 培育核心素养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于2012年8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是章丘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区属学校。学校内部各种设施、设备齐全,是当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近年来,学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聚焦核心素养,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取得丰硕成果,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一)紧扣核心素养要求,明确课堂教学任务

  1.做好教材解读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紧扣核心素养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度教材研读活动。通过定期组织教材分析研讨会、新课标研讨会,小学语文学科组共同拆解分析教材知识体系,全面梳理教材的编排逻辑,挖掘其与核心素养的契合点。例如,语文组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进行详细梳理,并明确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与要求。从语言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审美能力、文化品格等方面出发,有效确保语文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新课标和新教材,这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关注学生学情

  在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小学部采用定期开展问卷调查、课堂表现观察、学业成绩分析会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以及阶段性的认知特点。小学部学科教师会根据学生学情,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教师会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服务;针对部分学习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会结合线上平台为其补充一些拓展性学习资料,为其推荐适宜的课外读物。这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帮扶方法,有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二)创设丰富情境,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设计情境化实践活动

  情境教学是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需求,为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情境化实践活动。例如,语文教师深入挖掘学校周边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情境化实践活动。通过带领学生走入当地的自然公园,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欣赏美丽景观,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进行写作练笔。这种实践形式,既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也有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学习民俗文化的主题单元内容时,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当地的民俗博物馆,结合章丘特色的剪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以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手抄报制作、作文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热爱,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设计问题化教学情境

  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于运用问题情境开展教学,教研组共同设计系列问题教学案例,强调教师要运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一些古诗词知识时,教师会创设一系列情境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望天门山》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色?从哪些字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你能根据自己对于这首诗的认识和理解绘制一幅画吗?”这种层层递进的问题,既帮助学生加深对诗词中意境意象和内涵的理解,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分析能力,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

  3.设计游戏化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对于游戏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好感度,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也善于在课堂上引入游戏化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汉字接龙大闯关”游戏;在成语教学中,教师开展了“成语英雄”等系列游戏活动;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以情境模拟对话为载体,开展表演类游戏,带领学生真实模拟商场情境、餐厅情境、购物情境等。学生在一个个真实情境中,有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问题驱动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贴近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探究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着重强调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关联。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小学部语文教师倡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写作练笔,如“我的校园生活”“家庭趣事123”等,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找出学生自己想写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写作练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鼓励学生在写作探究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应用性。

  2.多层次创设问题情境

  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聚焦核心素养,十分注重分层次教学,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发和设计分层问题。例如,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设置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和延伸性问题:“这篇文章为我们记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本篇文章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谁?”这些基本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和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教师结合文章中人物描写片段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文章是运用什么方式描写人物或记述事件的?这样的描写方式有哪些好处?”这类拓展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写作手法。最后,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再次设计问题:“你从课文中得到了什么收获与启发?如果你是课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做?”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评价方面,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结合新课标要求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义,构建起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于一体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小学部改变单一陈旧的评价方法,采用了融纸笔测试、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方式为一体的多维评价路径。通过纸笔测试定期考查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口语交际实践、写作练笔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近年来,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聚焦核心素养,积极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实践活动、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寻了有效的实施路径。

  (张晓)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教学 培育核心素养 张晓2025-04-22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 2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