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改风采
2025-04-07 星期一
以行践学 构建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与地方学校协作培养优秀小学语文教师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自创建首届小学语文“卓越班”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向基础教育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小学教师,形成了成熟的小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忠诚于党、热爱国家,具有高尚师德、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准入准出,实行研讨式小班教学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入学一年后,“卓越班”正式完成建班工作。基于学生个人的职业规划与意愿,学校严格筛选了一批怀揣小学教育梦想、立志投身教育事业的优秀学生。

  “卓越班”采取动态管理机制,对于不适应卓越教师班教学要求的学生,学校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根据学生后期表现,学校选拔新的优秀学生加入,以此保持“卓越班”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活力。此外,“卓越班”的存在也对学校其他师范生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激发了他们的专业成长意识与良好的竞争意识。

  “卓越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学校为其配备了专职班主任,从班级管理、教学实践到心理辅导等,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与引导。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为“卓越班”学生实施了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除了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特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同时,采用研讨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促进其全面发展。

  双导师制,理论和实践并驾齐驱

  在“卓越班”的培养体系中,学校为每一名学生配备“双导师”,即除了班主任和辅导员外,还配备专业教师和教育见习、实习导师,确保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学术与实践指导。校内导师承担着为师范生构建扎实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他们通过课堂和课后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同时,导师能够针对每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指导,特别是在文本解读、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的训练上,更加细致入微。校外导师的加入为“卓越班”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师范生的实践指导,包括教学观摩、教学实习、班级管理以及家校沟通等方面的指导,让“卓越班”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教育实践能力。

  全程实践,着力夯实教学能力

  “卓越班”自创建以来,便与地方小学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培养机制,并成功设立了10个“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基地”。根据“卓越班”的培养方案以及地方小学实际,制定了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见习和实习方案,配套了相应的考核办法。

  教育见习,反哺理论。学校安排大二年级学生到实习基地,体验学校教学环境,深入了解教育工作的实际运作机制。课堂观察并学习资深教师的教学技巧、课堂管理方法和学生互动方式;参与作业批改、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学生座谈等,借此了解学情;通过对校长、班主任、新老教师代表的访谈,深入了解学校文化和管理等模式,并从不同的视角获得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学生通过见习形成反思能力,返校后更好地指导理论学习。

  教育实习,实践历练。学校安排大三年级学生深入实习基地,开展课堂教学、接受指导与反馈、参与教研工作、独立承担教学任务以及反思与总结等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实习结束,实习基地与学校联合组成考核小组,完成说课和讲课的考核,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技能的实施、板书设计、课堂互动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考核找差距,提升教学能力。

  全年实践,精进师能。大四年级学生直接被选送到学校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全程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从备课、授课到课后辅导,从班级管理到学生评估,全面系统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这一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校期间,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小学语文“卓越班”自开办以来,已培育近300名教师,并在多项教学竞赛中屡获殊荣,这充分验证了其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该模式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小学语文“卓越班”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语文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江霞)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8以行践学 构建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江霞2025-04-07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与地方学校协作培养优秀小学语文教师 2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