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星期二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构建育人新生态 培养“有思想的表达者”

  在江苏省泰州市凤凰河畔坐落着一所充满青春活力的学校——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办学10年来,学校以“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办学目标,以“卓而特立,越而超己”为办学追求,积极践行“有思想的表达”教学主张,全面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努力成为“有思想的表达者”。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为积极践行国家人才培养要求,泰州市凤凰小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倡导并落实“有思想的表达”教学主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有思想的表达”是学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积极转变育人方式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变革主张,它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思想的表达”教学主张突出实践育人,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科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学习必须经历“产生思想—探寻思想—表达思想—分享思想”4个过程,教师相应地发挥“给机会、让探究、促产出、予展出”等积极作用。

  泰州市凤凰小学以课程为引领,科学开发学生发展潜质,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2017年,学校的“自然实践:让学生蓬勃生长”获批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建设了“自然实践”校本课程群,使“有思想的表达”成为项目课程学习的重要主张,并以此为核心建构了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自然实践”育人体系。

  2020年初,学校将“有思想的表达”这一校本课程的学习方式迁移到国家课程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转型,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强调学生学习必须“走向台前”,教师则需“退居幕后”,对学生进行引领、指导和激励。

  学科实践开辟新径

  探究发展谱写华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泰州市凤凰小学根据“实践性”“综合性”等要求,将“产生思想—探寻思想—表达思想—分享思想”4个过程梳理为学科教学中“强化学科实践”的新路径。

  (一)学程1:产生思想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已有的个人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相联系,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惑,在倾听同伴交流与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再产生新的精彩观念。在此学程中,教师会先做好3件事: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不用自己的讲授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二是运用“任务驱动法”创设好暗含精彩观念的情境;三是悦纳学生的观点,让学生愿意且有信心地进行后续探究。

  (二)学程2:探寻思想

  问题产生后,学生通过“求证—理解—建构”的流程主动进行探索。在求证阶段,学生根据假设,通过实验、观察或逻辑推理等方法来检验这些假设的正确性,以培养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理解阶段,学生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原理和联系,将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在建构阶段,学生将知识内化到个人的经验结构中,以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或者在新情境中创新地使用知识。在此学程中,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实施示弱、追问、等待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阐释;指导学生使用“学习单”记录探究的过程,并针对学生的探究提供必要的帮助,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

  (三)学程3:表达思想

  表达思想,是思维外化的过程,即通过变换表征形式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表达思想,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表达,也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表达;既要重视言语表达,也要重视跨媒介的表达——以语言表达为基础,使用图表、图画、音频等不同媒介呈现自己的探究所得。在这一学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比较与归类、分析与归纳,从而得出结论;提供思维工具或支架,教会学生思维方法;提供“成功标准”,引领学生做好个性化表达;教会学生各种跨媒介的表达方法,使表达形式更加多样、表达效果更加精准。

  (四)学程4:分享思想

  分享思想既是展示交流,也是学习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在分享思想的过程中,学生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所得,获得成就感,为后续学习提供更强劲的动力。此外,分享思想还有助于学生获悉评估者对他们的学习希望,以便完善自己的观点或产生新思想。在这一学程中,教师积极创设分享的平台,如线下的班级墙壁等,让学生找到存在感;帮助学生推广探究成果,将其应用到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尽可能邀请一些学科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肯定学生的表达成果,指出其不足之处或提出新的建议,引领学生进入更高起点的“产生思想—探寻思想—表达思想—分享思想”的学习螺旋。

  聚焦解决现实问题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施“有思想的表达”教学方式变革前,泰州市凤凰小学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讲授教学”“少数人参与”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主体缺位”“深度思维缺乏”“协同学习缺策”“学习评价缺失”。为破解这些困境,学校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实践。

  (一)解决“学生学习主体缺位”问题

  升级改版教案,实施板块式学习活动设计,将教学案划分为“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学”两大板块,并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上。同时,配套设计“学习三单”(预习单、探究单、延学单),引导学生前置学习、产生疑问,鼓励学生自主探寻,深化认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习内容。

  创新实施课堂察学。日常的听课活动,教师由“观课”走向“察学”:坐到学生身边,记录学生学习表现,关注关键事件的发生过程,反思学习实践任务设计和实施策略,从研究“教师怎么教”转向研究“学生怎么学”。

  信息技术赋能学科实践。学校建设了一组AI课堂教学分析系统,在日常教学中,系统将自动采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互动行为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自主、科学的课堂实践。

  (二)解决“深度思维缺乏”问题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做中学、学中创,通过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等活动强化学生认知体验,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做好挑战性问题的设计。教师基于素养导向设计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疑难的欲望,引导学生比较、辨析、深入,鼓励学生多维分析、深度思考,打破思维定式,拓展思维视野。

  重视思考过程外化。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展示问题的关联和逻辑,进行系统思考,利用便签、白板等工具将思考过程外化,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复杂的概念与想法。提供丰富的关联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构建知识网络。

  鼓励学生质疑。师生课堂交流要求做到3个互相:互相补充、互相质疑、互相评价,不断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解决“协同学习缺策”问题

  建设学习共同体。转变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平等中的首席;采用集体反馈等机制矫正传统的“单打独斗”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协同学习的习惯,提升协同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实施项目化学习。增设中层部门“项目学习中心”,积极探索项目化课程的建设;相邻教室中间增设“公共学习教室”,设有“问题墙”“回音壁”,学生可随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组成项目组,通过网络搜索、小组研讨、操作实验等进行问题探究。同时,将项目式学习的关键要素融入到常态化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等高阶思维能力和与他人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解决“学习评价缺失”问题

  重视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教师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将学习评价前置,确保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紧密相连;作业设计注重使用评价量表,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展示过程性学习结果、多样化学习成果,用正面评价和建设性的意见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动机。

  关注多元化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确定个性化的评价基准线,以增值性评价促进全体学生进步和发展。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培养学习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育人方式变革

  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泰州市凤凰小学践行的“有思想的表达”教学主张,将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助力每一名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一是从知识传授到素养提升,让学生在学科实践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有思想的表达”引导教师关注知识背后的逻辑以及学生的表达。学生通过提问质疑、结论猜想、合作探究、推理分析、归纳总结、反思评估等学科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二是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让学生在知识建构中学会学习。“有思想的表达”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引导学生在质疑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探究中感受共同学习的乐趣,在表达中体验沟通的幸福,在分享中享受成功的体验,不仅帮助学生找到存在感、成就感,而且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与建构中学会了学习。

  三是从课堂学习到生活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创新能力。“有思想的表达”倡导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学生生活、身边自然等更广阔的领域。学生通过深入探究,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创意表达,解决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其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增强。

  四是从标准化到个性化,让学生在差异发展中树立自信。“有思想的表达”尊重学生在兴趣、能力、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及综合结果的增值性评价,使学生的个人努力、个性特长等被关注、被评价、被肯定、被学习,使学生更自信,学习更有积极性。

  泰州市凤凰小学通过系统推进“有思想的表达”教学主张,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路径、以素养为导向的新型育人生态,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勤思考、有思想、会表达、善创造。(刘卫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构建育人新生态 培养“有思想的表达者” 刘卫军2025-04-01 江苏省泰州市凤凰小学 2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