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驱动下,住宿和餐饮业的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虽能缓解部分人才供需矛盾,但碎片化的协作机制、静态的资源对接方式,无法充分满足产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以生态共建为核心,通过重构合作逻辑、整合多元资源、构建长效治理机制,探索出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旅游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案例。 突破传统边界 构建系统共生的产教生态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以生态重构为突破口,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构建系统化产教融合体系。以系统性思维破局,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成立产教联盟、共同体、产业学院等,形成覆盖人才培养全周期的协同网络。在标准建设端,政校行企共同制定民宿评价规范、品质饭店等多项国家、省级行业标准;在课程开发端,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32门项目化课程,实现在全部专业课程中融入企业技术标准;在技术攻关端,校企共同开展酒店数字化运营实训,联合申报专利技术。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与开元旅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头部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共建实训基地。企业不仅提供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还深度参与技术攻关。例如,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师生团队共同制定亚运会接待酒店遴选标准、服务方案,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等,有效提升了酒店接待质量与接待水平。 重构教育场景 形成虚实融合的实践创新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通过构建虚实融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性地解决了“重模拟、轻实战”的痛点。以生产性实训基地(旅苑酒店)为载体,打造出“教、学、做、创”“四位一体”的育人空间,使课堂教学与产业运营形成有机闭环。在真实运营的星级酒店场景中,学生既是佩戴校徽的求知者,也是佩戴工牌的服务者。从前厅接待到客房服务,从宴会策划到收益管理,每个岗位都实行工学交替的轮岗制度,学生需处理真实业务,如解决真实客人的入住需求、进行VIP接待、面对突发事件应对顾客投诉等,通过分析PMS系统中的实时经营数据,学生能直观感知服务质量与经营效益的关联,同步完成“饭店管理实务”“客户关系管理”“饭店数字化信息系统”等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团队自主运营文化主题客房项目,从市场调研、文化元素提炼,到空间设计、服务流程开发,学生需完成全链条创新实践,主导的文化主题客房设计、夜床设计等学习成果,被校企合作酒店认可和采纳。 虚拟仿真技术的深度应用,突破了物理空间对实践实训的限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通过技术打造的模拟数字化运营、运营管理博弈、全球化接待服务等复杂场景的决策演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跨文化管理,显著提升了岗位适应能力。在全球化接待服务模块中,系统模拟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待情境,学生需在动态变化的虚拟场景中协调多部门资源,完成从客房预订到离店评价的全流程服务。在运营管理博弈平台,学生分组扮演不同星级酒店的管理层,通过市场竞合、产品迭代、服务创新等策略博弈,深刻理解酒店业收益管理的内在逻辑。 校企双向赋能 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产教融合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共生共长,当教育链与产业链真正实现有机结合时,人才培养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转化为双向的价值创造。 教育赋能产业,从人才供给到技术引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不局限于开展订单式培养,积极创新实践,通过与开元旅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绿云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教育场景直接嵌入企业经营链条,突破传统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合作酒店,学生从大一开始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近3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牵头或参与制定的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达20项以上,覆盖数字化运营、饭店品质提升等领域,真正实现了从“跟随行业”到“定义标准”的跨越。 产业反哺教育,从资源输送到生态重构。产业对教育的反哺不再单纯以传统的设备捐赠或实习岗位提供的方式体现,产业通过深度参与教育全过程,重塑教育生态。浙江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共建雷迪森产业学院实训大楼,学生可在此基于真实数据开展市场分析、收益管理等实训。在暑期实践中,学生团队通过分析酒店、民宿等住宿业数据、市场环境等,为企业设计“错峰定价策略”“微改造精提升”等方案,助力企业提升服务品质,增长经营效益。这种“真数据、真问题、真解决”的模式,让教学过程与产业实践实现“零时差”对接。 产教深度融合 共建系统创新、场景革命等新案例 从传统校企合作的“物理叠加”向生态共建的“化学反应”转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的实践探索,不仅解决了行业数字化、品质化、全球化发展中的具体人才痛点,也构建了一种可持续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以系统思维重构合作逻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形成多方协同的共生网络。这种从“点状帮扶”到“系统赋能”的转变,使人才培养始终与产业动态同频共振。 以场景革命激活育人效能。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构建的虚实融合的实践平台,既保留了真实岗位的复杂性,又拓展了虚拟技术的创新性,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锤炼复合能力。这种“做中学、战中练”的模式,为旅游职业教育破解理论与实践脱节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以制度创新保障可持续性。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通过创新治理机制、评价体系与利益共享模式,将短期合作转化为长效生态。政府部门、企业、学校的角色从“参与者”升级为“共建者”,形成了“教育提质—产业增效—政策激励”的良性闭环。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群将继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融合迈向更智能、更开放的新阶段,持续发挥“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积极作用。 (张晶 杨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