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星期三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培养高素质人才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的号召,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与师生访学留学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国际交流新模式,在深化学科改革、突出学科特色的基础上,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满足本专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创新国际教育理念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土木工程学院倡导“创新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力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土木工程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与美国堪萨斯大学合作举办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自2017年开始招生,师资队伍由包括院士、国家“111计划”特聘海外专家、国家工程人才、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在内的名师构成。随着合作办学组织管理的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改革的日益深化,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水平、开拓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历届毕业生中有多名学生赴南洋理工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知名院校深造。同时,学院与多所海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本科教学合作,促进师生的多元文化交流。已经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萨里大学、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其中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的“3+1”本科双学位合作项目,已于2024年正式开始招生。

  建立国际交流平台

  深化国际合作互动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土木工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正逐渐形成,国际交往互动的“朋友圈”不断扩大。2016年获批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创新引智基地是国内首批获准建设的地方高校“111计划”建设项目,通过该项目与“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Wittmann院士等海外高端专家开展了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极大提升了在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等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本项目于2023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门、国家教育部门验收,获得新一轮建设周期滚动支持。2024年获批的国家教育部门“滨海低碳混凝土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汇集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面向“海洋强国”战略与“双碳”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前列,国际先进”的海洋环境混凝土国际交流中心。土木工程学院积极拓展活跃国际合作网络,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发掘出更加广阔的道路,有效推动学院国际化进程,扩展学子海外学习交流平台。

  促进学术文化交流

  增强国际竞争实力

  自2014年以来,连续承办三届由青岛理工大学和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的“CEEMS”中德学生会议,并受到了德国多家媒体的宣传,其中马格德堡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对此进行了头版头条整版报道。此外,学院先后举办了“Infrastructure Made in China”国际夏令营、“数智时代新基建与滨海低碳材料学术论坛暨2024中德国际夏令营”等活动,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也进一步增强了土木工程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2023年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联合获批英国文化学会“国际合作背景下的工程可持续”交流项目,将为中英两国年轻学者提供更多交流与互访的机会。此外,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等国家项目资助,先后选派100多名优秀师生赴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知名院校开展合作研究。通过推进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和专家在教学、科研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院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向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未来,土木工程学院将不忘初心,继续推动与世界知名大学和机构的合作,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学术资源优势,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内容、提升品质,致力于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国际交流项目,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刘俊伟 冯超 侯东帅 张鹏)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培养高素质人才 刘俊伟 冯超 侯东帅 张鹏2025-03-19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