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星期二
弦歌不辍守初心 砥砺奋进新征程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不断开拓高质量办学之路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诞生于1942年,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奋进之姿不断开拓高质量办学之路。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正确办学方向

  奋斗中学的发展历程显示,党的建设是各项工作得以开启和阔步前进的根本保障,学校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现有在职党员105名。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党建与治理有效衔接,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形成民主管理、多元参与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治理体系实践过程中,注重发展特色党建,培树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平台等,激发出更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智慧和力量。与此同时,学校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德育、教学管理、课程改革、课堂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教育资源持续优化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也是一个区域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杭锦后旗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奋斗中学的发展得到了鼎力支持,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学校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办学规模较大、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重点中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总资产2.16亿元。现有55个教学班,学生2452名,教职工27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73名,专任教师240名;特级教师1名,正高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118名,一级教师117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奋斗中学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德育课程、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位一体”的德育框架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辅相成的德育体系。

  学校制定了《奋斗中学德育工作序列化实施方案》,分时期、有重点、分层次、成系列地开展高中阶段“三步走”的德育序列化教育。依托有效整合校园、社会和家庭等各类德育资源,形成了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协同育人机制。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五项内容,六大途径”。把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显性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等多维度育人体系,形成了“沁润式”的德育实施路径。

  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激发教育改革活力

  一直以来,奋斗中学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各项机制,通过“师德师风提素养、继续教育助发展、榜样引领树新风”三大举措,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激情创新的学习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队伍,为“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高质量实施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近年来,学校成功打造地理、体育、音乐3个市级“名教师工作室”,1个旗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校园、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巴彦淖尔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杭锦后旗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2年至今,学校有4名教师被评为巴彦淖尔市学科带头人,2名教师荣获市级骨干教师称号,1名教师荣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市级模范教师称号,40名教师获得杭锦后旗政府部门表彰奖励。

  依托“三新”教育改革

  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奋斗中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了全面部署。以合作办学引进专家团队,高效指导常规教学,稳步提升办学成绩;以围绕“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教育改革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形成“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四级教研体系;以“奋斗中学校园文化”和“体育与健康建设项目”为支点,构建“纵向有效衔接,横向丰富多元”的奋斗课程体系推进高效课堂提质。

  八十余年栉风沐雨,奋斗中学弘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新时代,学校将继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杨爱明 王云计 吕元满)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弦歌不辍守初心 砥砺奋进新征程 杨爱明 王云计 吕元满2025-03-18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不断开拓高质量办学之路 2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