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视窗
2025-03-14 星期五
四位一体·二维扩展·五环并举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税专业推进协同育人机制改革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积极构建“四位一体、二维拓展、五环并举”的协同育人机制,承担、完成山东省2022年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四位一体、二维扩展、五环并举’财税专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山东省202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税务专业硕士校研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及济南市市校融合项目,按照“谁来协同育人”“在哪些方面协同育人”“如何协同育人”的基本思路,基于学院协同育人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的症结及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在吸取、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方位开展校政企研协同育人改革与实践,充分发挥校政企研的联动作用,健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确保协同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构建财税专业以学生为中心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机制

  山东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财税专业构建的校政企研协同育人新机制,以学生为中心,使协同育人不再仅仅体现为主体之间的协同,而是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财税人才目标,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这一举措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解决了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山东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财税专业构建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校政企研协同育人工作全部围绕培养高素质财税人才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展开,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二是解决了各方自主性强、协同育人效应低的问题。为了促进多方共赢,提升协同育人成效,山东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财税专业构建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强调在发挥各方优势的前提下,设计了能够“画出最大同心圆”、能够有效形成合力的目标兼容机制。

  实现财税专业协同育人的“二维扩展”

  山东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财税专业构建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纵向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后学习目标及发展规划的制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安排、师资及授课方式选择到社会实践开展、学年论文选题、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再到实现就业或升学走出校门的各个环节,校政企研各协同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参与,实现全过程有效协同;横向则突破了仅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进行的有限协同,转变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而进行的全覆盖有效协同。

  在协同育人机制五大环节采取新举措

  一是明确协同育人目标。确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财税人才目标,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职业发展与就业支持、创新实践与国际视野拓展以及终身学习能力造就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协同育人目标体系。

  二是优化协同育人方案。改变只在形式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而缺少实质性协同工作内容的简单、粗放协同格局,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合作平台搭建、实践教学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制定详细、周密、严谨的协同育人方案。

  三是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山东财经大学部省共建的管理体制优势,在财税学院税收学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利用校政、校企、校研、校校合作平台,结合新技术、新理念和新需求,基于智慧财税实验室的建设,实现基于数字技术的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以承担的横向课题为载体,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实现项目驱动型协同育人模式创新;通过打破学科、行业界限,推动多领域交叉融合,实现跨界融合型协同育人模式创新。

  四是强化协同育人手段。在协同设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平台、打造高水平校外创新实践导师队伍等传统手段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建立财税工作坊、实施项目式学习、组织财税实务竞赛、建立相关激励机制等强化协同育人手段。

  五是完善协同育人制度体系。针对协同育人的重点和难点,在协同育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完善制度规章,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形成稳定的预期,为财税专业协同育人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行为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李森)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8四位一体·二维扩展·五环并举 李森2025-03-14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税专业推进协同育人机制改革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