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6 星期五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

  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多方资源,将中华体育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逐步形成“大思政课”建设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一体化设计

  一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制定《中华体育精神铸魂育人工程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支部示范引领、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度化、体系化推进中华体育精神育人工程。二是深入挖掘育人元素。依托学院“国家体育管理部门研究分中心”等平台,大力开展中华体育精神阐释、传播和运用,建立丰富的育人资源,获国家社科基金、市级科研教研项目15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三是系统谋划育人体系。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构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将中华体育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系统思维

  构建“三融入”体系

  一是融入课程体系。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116门课程,形成一课程一案例,打造3门课程思政示范“金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设“中华体育精神”选修课,开发“理论武装——使命在肩、强国有我”“爱国情怀——为国争光、无私奉献”“道德情操——遵纪守法、科学求实”“意志品质——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实践教学——健康第一、知行合一”5个专题。二是融入校园文化。树立“无体育不青年,无健康不人才”理念,成立校院两级21个体育俱乐部,组建大学生“中华体育精神宣讲团”,每年开展“奔跑吧·长师”迷你马拉松、“我身边的体育故事”等主题活动100余场次。三是融入社会实践。开展“巴渝体育文化”乡村振兴百人实践团活动,通过一堂党课、一场中华体育精神宣讲会、一场中华体育文化推广活动、一场传统体育运动会、一场中华体育画展、一部体育文化宣传片、一篇体育文化调研报告、一场中华体育精神文艺汇演等“十个一”行动,有效融入乡村振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中。

  坚持“三全育人”

  形成“四协同”格局

  一是体育专业课程与大学体育课程协同。一方面,深入实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思想素质、师范素质、专业技能,实现“以文化人”目的。另一方面,深入实施大学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全校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实现以体育德、以体育智、以体育美、以体育劳目的。二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依托市级重点教改项目“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与研究”,对应各项目课程内容,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案例平台数据库。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建教学研究团队,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模式。三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打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壁垒,完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与第一课堂协调一致、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中华体育精神有效融入课堂内外,形成第一、二课堂两阵地、两主体。四是大学与中小幼协同。与十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建课程、示范教学、指导实践、举办活动等方式,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群体特征,探索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育人模式,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

  运用“三化”手段

  一是内容生动化。建立中华体育精神文化案例库,集中展示典型人物与开创性事件,讲好中华体育故事。将竹马球、毽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生选修课和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感悟中华体育精神和文化的魅力。二是方法多样化。综合运用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在线教学等互动式交流平台,开发沉浸式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增强教育教学实效。开展优秀运动员走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领略中华体育精神的生动实践。三是资源本土化。成立巴渝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开展乌江流域体育传统文化、村寨体育文化以及峨眉武术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广泛应用到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体系中。

  中华体育精神育人工程成效显著,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立自强之星”、重庆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抗洪卫士”“基层就业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获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中国大学生轮滑锦标赛等国家竞赛冠军30余人次,获省级冠军70余人次。

  (何海燕 张世威 何明 刘欣)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8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 何海燕 张世威 何明 刘欣2024-12-06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2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