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立规之地”,正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和三峡水运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工程加快启动等重大机遇。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三峡职院”)积极顺应宜昌高质量发展需求,着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加快构建新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立足需求 专业人才适销对路 宜昌依托世界级别战略资源,聚焦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打造“12520”现代化产业体系。“人才培养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要真正实现同频共振。”三峡职院秉承这一发展理念,迅速调整专业结构,布局高度匹配宜昌市现代化产业集群需求的专业群,建成绿色化工智能制造、健康服务与促进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材料与装备等4个校级重点专业群,智慧休闲文旅、数字商业等4个特色专业群,及时停招4个不能满足产业需求的老专业,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加快形成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良性互动。 “四链”衔接 “产教人城”有机融合 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耦合,2022年10月,三峡职院与兴发集团携手,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区内共建“绿色化工智能制造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截至目前,中心开展员工培训近6000人次,校内外学生实习实训约8000人次,接受中小企业委托的员工技能培训近6000人次。2023年5月,三峡职院联合市内重点企业、科研机构、职能部门,共同组建了宜昌市域产教联合体,并牵头组建全国乡村医疗卫生、精细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一批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促进成果与产业、人才与科技、产业与创新、教育与需求等对接。通过构建政府部门赋能、产业支撑、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服务发展的模式,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形成各链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有效推动“产教人城”有机融合。 多方共建 校企同步双向赋能 走出校门谋发展,扎根地方办高校。为服务宜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三峡职院持续推进校地共建、校企共建,实现校地融通,校企双向赋能。当前,三峡职院每个专业群对接一条产业链,与企业共建一个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实习指导;通过共建技术服务平台,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先后开设订单班、学徒制班75个,建成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等。校企双向赋能,推进多元协同育人,既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找到新路径,也为宜昌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支撑。 对标对表 育训结合硕果累累 “立足职业,突出能力,强化实践、提升素质”,三峡职院积极构建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融入实践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双重对接。岗位技能标准是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原点依据。三峡职院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人才需求,将行业标准融入专业标准,将岗位技能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将企业生产项目融入教学过程,以人才链为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实施“产学结合,岗课对接,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共同开发出“育训结合”课程420门、新形态教材40部,完善“1+X”制度的培养与服务体系,贯通学徒制、产业学院、定向乡医、中高职人才等人才培养模式,连续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5项。 提升内涵 创新创业动能澎湃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三峡职院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校企共育创新创业人才通道,推动建立“学育训赛创”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思创、专创、赛创、研创、产创”育人模式,搭建“赛创·课练”双通道特色创课体系,组建一批创孵联盟及培训实训孵化一条龙的综合性众创空间,并获批省级各类创业基地及平台4个,孵化中小微企业52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学生获省级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15个,为创新创业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近两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到77%,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8%,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造样板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宜昌坚决落实“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的要求,以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峡职院着手为广大乡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走出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乡医、乡匠。组建湖北省首个职业农民学院、首个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开办乡村振兴带头人等特色培训班,为宜昌市培养乡村实用型人才近万名,带动近20万名农户共同致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产业需要办学,三峡职院立足宜昌、面向全省,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邓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