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依托百年师范教育底蕴,通过建设红色课程,致力于培养卓越教师。学院秉承“卓越教师,卓越教育”理念,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以红色课程为引擎,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正确认识红色课程价值 夯实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基础 学院深刻认识红色课程的价值,将其视为培育卓越教师的重要途径。学院以“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和崇高教育理想的卓越教师”为培养目标,将红色基因融入教师培训的全过程。 以师德建设熔铸学院师魂,以红色基因培养学员教育情怀。学院注重将红色基因与师德师风教育深度融合,让育人者先受教育,让铸魂者先铸其魂。学院将弘扬革命精神作为启幕篇章,引导学员深入学习红色校史中的杰出人物与革命精神等丰富内容。 为了确保红色课程的有效实施,学院精心构建了一支拥有坚定政治立场、崇高职业道德及优质服务理念的专家教师队伍。学院还邀请长期扎根乡村、献身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承担授课任务,通过专家学者的言传身教、示范引领,使深耕教育事业的执着情怀与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通过价值引领和专家领航,近4年,学院为广东省湛江市、茂名市培养了160名高端人才,其中,培养正高级教师20余名,特级教师12名,省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2名。 扎实开展红色课程开发 拓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路径 学院开发了以红色资源为主的课程资源,包括“岭南红色资源与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性课程,以及“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等实践性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员的专业知识,还提升了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员的创新精神。 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学院注重将红色资源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确保课程内容既具有历史深度,又符合时代需求。例如,学院开发的“红色足迹探寻实践活动”实践性课程,包括了“集中理论学习”“省外名校考察”“省内典型学校跟岗”等环节,旨在提升学员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 为进一步增强学员对红色资源的直观感受,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学院建设廉政教育基地、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基地等多个体验教学点,打造未来卓越教师的“练兵场”。近3年,学院承接了38项纵向培训任务、19项横向培训任务,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近10万人次。红色课程的影响力已广泛覆盖粤西地区。 深入促进红色课程实施 创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平台 在促进红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院注重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将红色资源融入“系统培训—资源转化—反思提升—成果展示”培训四阶段,以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参与集中培训项目时,学员深入廉政教育基地、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基地实践学习,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学员结合师德修养进行深度剖析与经验交流,采用红色歌曲的学唱与演绎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师德实践的落实与深化。 同时,学院鼓励学员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员的教学水平,还增强了其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学院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论坛、红色故事会等活动,为学员提供交流学习、展示成果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还促进了他们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学院通过建设10个“教研训”一体化基地、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等形式,组织20余场学员跨区域交流活动,2024年导师及学员共计申报6项市级以上课题。 科学进行红色课程评价 明确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导向 为确保红色课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红色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 学院注重将理论探索的精髓转化为培训实践的具体举措,力求实现研究与培训的紧密融合和相互促进。在评价过程中,学院不仅关注学员的学习成果,还注重考查他们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情况。学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收集学员对红色课程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为课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同时,学院将评价结果作为学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激励学员积极参与红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明确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导向,还促进了学员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共同发展。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红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更多具备高尚师德、精湛教学技艺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卓越教师贡献力量。 (王林发 黄雪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