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作为战略任务之一。新文科背景下,淮阴师范学院聚焦一流课程和数字化课程建设,以现代技术推进教学创新,全力推动课程形态和教学方法变革。 推进资源融合,建设多元共享的课程资源 深化交叉融通,建设线上精品课程资源。设置“科学素养类”“艺术审美类”等跨学科交叉课程模块,增加“中外音乐鉴赏”“书法鉴赏”“古琴欣赏与演奏”等课程;依托“中国大学慕课”“超星泛雅”“优慕课”等在线平台,推进专业核心课程线上资源平台全覆盖。 加强校际联合,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与兄弟院校加强合作,以线上为主导,在课程方面实现互推、互选、互认,建立地方师范院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联盟;利用“爱课程”等权威平台,共享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打通同名同类课程相应学分认抵通道。 推进技术融合,优化新形态数字课程布局 推进虚拟仿真课程建设,构建数智化教学新场域。以中学语文教学课程群为重点,建设中学语文名篇讲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成“林黛玉进贾府”虚拟仿真课程1门。 推进知识图谱课程建设,重塑个性化教学模式。开设知识图谱课程建设工作坊和培训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试点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图谱课程建设,推进知识整合,将知识系统化。建成“现代汉语”等知识图谱数字课程3门。 推进分类建设,构建四级阶梯式一流课程群 分类建设,打造品牌课程群。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上课程为重点,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群、语言学课程群中分级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本科课程,形成品牌课程群。 统筹推进,强化示范引领。建立“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别”四级阶梯式一流本科课程培育机制,定期召开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和汇报会,发挥一流课程示范效应。“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1)”等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别一流本科课程;获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9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 推动教学创新,智慧化手段深度赋能教学 教学创新引领,新型课堂模式全面推广。启动“教学创新年”,举行“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及示范课大赛,举办“教学改革沙龙”;设立院级教改项目,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翻转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数字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现从“灌输式”到“启发式”、从“传授式”到“研讨式”转变。 智慧理念驱动,数字化教学手段全面更新。全面引入“雨课堂”“慕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利用在线测试、在线评价、在线调查等手段实现师生即时互动;启动“智慧教学年”建设,举办智慧教学大赛,设立院级智慧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推动教学手段的数字化转型。学院获省级高等教育类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等省部级教改项目20余项,其他各级教改项目近百项;获江苏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师范院校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等省级教学竞赛奖10余项,校级教学竞赛奖50余项。 聚焦核心素养,完善“读写讲研”教学模式 “读写讲研”一体化,全方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阅读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写作训练为路径,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为目标,探索构建“大班教学,小组讨论”课堂组织形式,推进“动态性—常规化”课程考核改革,从“重知识考核”转变为“重能力考核”,提升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联动,多维度拓展学生实践空间。实施“十百千”工程,打造“含英咀华”文学评论大赛、“雅好诗书”读书笔记大赛等品牌活动。以上举措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资源与线下讲授相结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研习相结合,更新了教学方式,提升了学习效率。 通过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构建教学新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近几年,学生获国家、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5项,发表文章(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论文(作品)集等20多部;获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奖等200余项;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等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200余项;获评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团队)等19项,获得“挑战杯”等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5项。 未来,淮阴师范学院将持续推进“数字化”“智慧化”教学,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文科中文专业人才。 (本文系首批江苏高校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省级重点培育项目“新文科视野下地方高师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许芳红 李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