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牵粤黔闽·同上一堂课”教育帮扶实践
|
广州开放大学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2012年正式成为“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之一,是广东省内获此资格的两所高校之一。广州开放大学21年来潜心深耕教师继续教育,致力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化、高品质、有温度的教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师培训经验,不断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扩大培训规模,年培训量达305万人次,并逐步探索形成了“研训用”一体的广州特色“智慧师训”生态体系。2012年,建立教师教育学院;2019年,成立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广州市民办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履行广州市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进一步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近年来,广州先后获评多个全国智慧教育试点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围绕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多措并举严抓落实,推动多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自2021年获批教育部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以来,广州市以广州开放大学为项目主要实施机构,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确定了以赋能教师发展为导向,以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为教师成长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坚持应用驱动的思路,精准定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助推作用。 经过3年的努力,《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南(试行)》出台,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智慧师训”模式,2023年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交流活动中分享经验。先后获得全国性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等专题赛奖项。推进粤黔闽六市教师“手拉手·共成长”行动,探索跨区域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智能结对帮扶的新路径,受益师生两万余名。 理念前瞻 形成“智慧师训”新生态 在20余年的教师继续教育实践中,广州开放大学曾海教授团队在深入分析区域教师培训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搭建新的“智慧师训”生态模式,即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以新一代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为广大教师构建一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探索和自激励特征的培训体系,通过智能学习环境为参训教师提供智能学习资源和相关学习支持服务,支撑多层面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形成,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引导和促进教师向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方向发展。 基于数智技术,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教学、以技术集成为基础的智能场景、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智能知识,催生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样态,并在学校“治”、教师“教”、学生“学”三个维度实现减负、增效、创新、提质。 融合创新 打造智慧环境新样板 推进平台开发、资源建设、技术创新,构建“一屏一网一云一室一助手”一体化智能环境体系。依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平台群,建成“一屏”,即“广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大数据平台”,支持教师队伍治理,辅助决策;升级“一网”,进一步升级“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至3.0版本,支持教师智能研修;整合“一云”空间,实现自适应资源供给,汇聚5000余门课程,支撑校本研修工作坊1.4万余个,涵盖生成性资源525.2万份;建成“一室”,即“‘智慧师训’创新实践中心”,集培训、展示、体验、监控、研究、实用等功能于一体,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融合实践;利用“一助手”,应用智能教学助手工具创新教育教学,以赛促用,汇集中小学教师案例5342份。 攻坚克难 助推制定智慧评价标准 在广州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广州市远程教师培训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起草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南(试行)》。坚持师德为先、育人为本、实践导向、过程导向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我发展、数字素养五个一级指标,围绕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目标,五者之间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内在统一,构成完整的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遵循国家标准,融合了时代特点,凸显了广州特色。 发布T/GZSE 0001—2024《广州市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团体标准,面向中小学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广泛、深入开展调研,确保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南(试行)》落地实施的可行性。搭建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平台,探索形成了“1(市级)+N(区校)”教师专业发展监测机制,将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自我评价与多元评价、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推进了“市、区、校、师”四级在教师发展数据上的共建、共享、共用。 联合技术企业、教研机构、一线教师等共同研发人工智能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探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评测,帮助教师有意识地分析、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为教学过程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对3000余堂课进行了深度分析,为教学过程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有效助推课堂教学改进,实现课堂教学教研新样态。 精准培训 迈向智慧研训新阶段 聚焦精准施训、研训一体和“自适应课程超市”等主题,在广州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升级了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一是全员培训个性化升级。结合中小学“三类四阶段”进阶培训体系,覆盖专任教师、研训人员和教育管理干部三类用户群体,贯穿“新手—胜任—骨干—专家”四个发展阶段全过程,对教师、课程资源进行属性界定和精准分类,实现课程推送精准化、个性化,年培训教师达305万人次。二是骨干队伍专业化升级。组织开展人工智能骨干教师研修体验活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专题培训、校长信息素养提升活动、首席信息官专项培训等高端研修培训活动,提升带头人的数字化指导力,共培训骨干3000余人次。三是以赛代培,教师数字素养升级。举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赛事,汇聚7万余份参赛作品,获奖作品在全市推广。发布《2023年度人工智能助推广州市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报告(数字素养专题)》,为广州市教师队伍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具体的行动方案。四是教师研修智能化升级。联动政产学研用,举办系列智能助手工具培训,结合中小学教学案例,邀请多家信息行业头部企业进行培训,受益教师超2万人。以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引,开发了三类人工智能辅助工具,探索建立了具备自感知、自组织、自适应、自探索和自激励特征的“五自”智能教师培训生态模型。 课堂带动 践行智慧帮扶新路径 探索跨区域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智能结对帮扶的新路径,促进区域教师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创新“双区联动”区域结对帮扶。通过4个实验区89所实验校,建立“教育先进区、优质校”与“薄弱区、薄弱校”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一批教育智慧课堂典型场景。二是推进教学微创新课堂示范引领。跨区跨校跨学科跨学段组织开展“基于大概念+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微创新”系列研讨活动,突破传统时空限制,以新技术打造教学改革和教师成长相融合的新赛道。三是创新AI师训帮扶品牌。启动粤黔闽六市教师“手拉手·共成长”行动,依托课堂测评、云端研学专递等四大行动,通过示范课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广州开放大学将继续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用“智慧师训”成就“教师智慧”,于“智慧教育”中见“教育智慧”,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资源优势,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曾海 吴君胜 洪亚楠 郑燕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