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每逢重要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校都会布置一种实践类作业——手抄报。部分学生因难以高质量完成就推给家长,而一些家长则无奈地通过网购解决,以致“代做手抄报”竟成热门生意。为此,一些网友、家长认为手抄报属于形式主义作业。 手抄报其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原创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然而,手抄报若变成由家长代劳甚至网购,则偏离了育人价值,应该引起反思。 一些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手抄报有的是上级部门布置的,有的则是为了参加各类评比竞赛,给校方争得荣誉。这提醒教育部门,要发挥好评价“指挥棒”的激励导向功能。一要注意频次适度。每一学年度该安排几次手抄报评比,不妨在广泛征求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再作决定。另外,还要尽量防止出现不同部门或科室各自组织手抄报评选使频次增多的问题。二要着眼于学生发展。无论是评选、考核、检查还是督导,都要基于学生视角,切勿以成人的审美眼光和专业标准去评判手抄报。 手抄报能不能真正发挥好育人价值,教师的角色很关键。在有家长及网友对手抄报有抵触情绪的情况下,教师既要坚信手抄报的积极价值,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灵活采取有效举措。一是控制作业总量。布置手抄报作业,务必协调好各学科的作业总量,确保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避免增加他们的负担。二是提高识别能力。负责展评手抄报的教师,要努力练就一双“慧眼”,辨识出哪些是“变味”或代劳的作业。三要优化布置方式。应对学生的手抄报作业做一定的指导,不妨提供几种模板供学生参考,绝不能直接布置了事,让学生无从下手。 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越俎代庖。手抄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锻炼孩子的一种途径。如果孩子发现作业或成果可以由别人代劳,他们很可能缺乏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事实上,很多家长代做或网购手抄报作业,是缺少教育的耐心或定力,没有真正理解作业的目的,甚至有急于求成的心理。透过手抄报作业暴露出的小问题,学校不妨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家长多一些关心、鼓励。 手抄报的设计和评价应该回归教育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追求表面成果。期待教育系统和家长能够达成广泛共识,让手抄报作业发挥应有作用,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助力,而不是负担。 (作者系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高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