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师生在广东省高校第三代半导体功率芯片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用刻蚀机对SiC(碳化硅)材料进行刻蚀操作。蔡耀蔚 摄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塑全球创新格局,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已成为决定国家或地区工业创新能力、工业生产水平及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供给侧主动服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从国家布局来看,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教育部把“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布局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列为2022年工作要点。 从地方政策来看,一些省级政府近年来为服务支撑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出台了加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专门文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广州、深圳、上海、杭州、东莞等地,通过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布局建设了一批新型理工类大学。由此可见,加快建设服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已成为高等教育供给侧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1 何谓“新型” 重塑知识生产与应用体系,抢占科创前沿阵地 对于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新型”,我们应当将其置于当前“科学—技术—工程”趋于一体化的背景下来理解和推动。 随着知识生产从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向以跨学科为基础、注重应用情境,并强调社会责任、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与知识复合系统的新模式转型,知识生产的边界不断扩展,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自身及社会的认识。 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积极顺应知识生产边界持续拓宽的趋势,致力于把握“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背景下知识生产所呈现的问题导向性、主体多元性、学科交叉性、资源跨界性、应用情境性及机制协同性等特征。这类大学不仅重视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而且更加强调以解决工程和技术难题为目标的逆向创新、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之间的互动创新,以及大学、产业、政府等多主体间的协同创新。 通过主动对接国际产业分工和科技竞争的需求,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重塑了大学知识生产与应用体系,旨在抢占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从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成果转移、扩散与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生态链中,它们积极发挥着“服务站”“孵化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全力促进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型。 具体来看,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之“新型”需体现如下特征和要求: 一是体现使命驱动、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面向国家和区域急需紧缺领域,自主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必须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办学过程中遵循学科逻辑的路径依赖,密切跟踪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变化,聚焦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能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布局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深度融合与有机统一,实现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同频共振、耦合交互。 二是体现目标规制、资源集成和模式创新。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大学组织的自然演化,强调持续新动能注入、新动力加持下的高效“理性设计”,以凸显高起点、高定位、高目标等特征。通过强化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空间资源、信息资源的系统优化和统筹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在新历史机遇下运用新发展思维,构建新培养体系,搭建新产学平台,健全新动力机制,打造新科创路径,开创新办学模式。 三是彰显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轴心功能。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轴心机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致力于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将功能和价值定位于知识生产中心地带、产业升级互嵌伙伴、区域创新核心动力及城市建设文化标杆,切实成为“科—产—城—教”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 2 “新型”何为 聚焦产业科技创新,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布局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必须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强化能力建构与能力输出,有力服务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和产业技术体系。其中,产业技术体系发挥着根本性作用。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产业科技创新通过产业技术前向环节的探索与试错、中向环节的中试集成,以及后向环节的高精确性和高可靠性检验与持续迭代,不断克服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收敛和聚焦于获得具体的产业关键技术或共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技术集成和产品工程化。 放眼世界,不乏一些高水平大学通过知识创新融入并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经典案例。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围绕“高价值制造”战略打造高价值知识生产中心,构筑复合材料制造、原型设计、增材制造等核心技术环节的研发能力,聚焦航空航天、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新型产学研合作三螺旋创新系统,成为英国领先的先进制造研发集成地。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通过建设与初创项目“深度绑定”的开放实验室、开展与企业差异化合作的联合研究、共建延伸到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创新实验室等举措,打造“科研即应用”“校园即孵化器”“城市即创新实验室”的政府、企业、大学、生态、生活等多螺旋科创模式,不仅成为“第四代大学引领者”,也推动了芯片、传感器、软件等产业在高附加值赛道上的持续创新,还使埃因霍芬被誉为“全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城市”“世界级的创意硅谷”。 有鉴于此,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理应面向产业科技创新实施知识协同生产,打造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型学科专业结构,搭建促进跨界交叉融合和强化有组织创新的新型科产教融合平台,以更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更高水平应用技术研究、更高精度科技创新服务、更高效能治理运行机制,深度嵌入产业科技前向创新试错、中向中试集成、后向检验迭代等环节流程,全面助推产教深度融合、科教有效融汇和创新驱动发展。 当前,各地布局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关键点: 一是要精确分析和精准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强化建设与改革的顶层设计,提升面向科创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协同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内部治理体系的法治化、现代化。 二是要瞄准国家战略布局,特别是区域战略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打造新型学科专业集群,瞄准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加强学科交叉创新与专业跨界融合,搭建“专业—产业—课程”敏捷对接体系,以行业企业关键工作任务和创新流程为线索推进知识—技术—实践交叉并行迭代,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要实施人才首位战略,围绕新型学科专业集群、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按照“学科—产业—创业多维矩阵”分层分类设计,打造涵盖全球顶尖人才、学科领军和骨干人才、产业精英人才与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培育—服务—发展“四位一体”模式,集聚能够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有效支撑引领产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战略资源。 四是要加强有组织科研,构建以行业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以重大科技研发项目为牵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驱动力的有组织科研模式,整合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的研发力量,发挥外部创新资源的“植入式”推动力,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3 如何评价 凸显科创资源“集中度”和科创水平“显示度” 评价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成效,应该凸显其科创资源“集中度”和科创水平“显示度”两方面的能力本质与功能输出,以此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依托创新驱动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它涉及的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体现以产业升级为手段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夺取发展主动权的过程。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既是“资源依赖型组织”,又是面向未来产业科技竞争的“生产性事业”,更是助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因此,布局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既需要坚定的战略定力,也离不开优渥的资源支持。而在评价建设成效时,不仅要关注其对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与整合能力,更要重视其在服务并支撑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对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展现出的显著成果。 从能力构建的角度来看,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依托大学、产业、政府等多主体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创新界面的集聚、扩散与衍生功能,致力于提升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能力、服务支撑产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以及多主体协同治理的能力。在绩效层面,这些能力具体表现为科创资源的集中度目标和科创水平的显示度目标。 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科创资源“集中度”,指的是在由科学研究(尤其是应用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成果转移、扩散与产业化的整个创新生态链中,各类创新要素在以大学为“轴心机构”的多主体协同融合的创新界面上汇聚与集中的程度,主要包括“卓越产业科创人才库”“面向产业前沿学科群”“引领性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群”“产学研共享实验室和联合研发中心”等。 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科创水平的“显示度”,指的是以大学为“轴心机构”的多主体协同融合的创新界面在展现其创新策源作用方面的显著程度,主要包括“高水平产业科技研发成果”“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输出”“高质量技术转移转让”“高效能双创支持与创业孵化”等。 针对集中度与显示度的目标要求,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充分利用其后发优势,着重在“核心构件”如卓越人才、前沿学科、科创团队上,在“主体构件”如大项目、大平台、联合实验室上,以及在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生态的“环境构件”上,加强能力建设与输出,从而有效服务并支撑技术变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构建起在急需紧缺重点领域人才自主培养和产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马宏伟系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彬系东莞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