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视窗
2024-09-02 星期一
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
开展审美教育 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着力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文化建设、课程建设、主题实践和科学研究,培养具有新闻理想、学理支撑和德才兼备的新时代“范长江式”新闻人才。近年来,范长江新闻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隐秀审美”(是指追求含蓄、内敛的美感)为理念,在主持人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开展审美教育 提升专业素养

  数字化时代,来自各种媒体及平台的信息爆发式增长。为了应对“碎片化”信息带来的挑战,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将审美贯穿于语言表达的各个环节,以满足新时代对主持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专业重点培育主持人语言表达的“隐秀”之美,引导学生以含蓄内敛、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传递深刻思想、展现文化内涵。

  专业深入剖析审美感知的“表”与“里”,以丰富的课程设置筑牢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内在支撑,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语言的韵味;从思想深度、人文关怀、价值观念等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厚度,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成为真正有思想、有温度、有影响力的传播者。

  培养审美感知力与理解力

  专业将“体悟语言韵律之美”“挖掘语言意蕴之美”“领悟语言留白之美”作为提升“隐秀”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诗词朗诵、古典文学赏析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抑扬顿挫、平仄协调的韵律中体悟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培养对语言节奏、韵律的敏感度;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开展文本细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语言的深层含义、文化内涵,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魅力,领悟语言留白之美,学习运用停顿、语气等技巧,在无声处蕴藏无限深意,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提升语言的感染力、拓展想象空间。

  教师深入解读不同文化语境下的“隐秀”之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风格的差异,理解其形成原因和表达特点;探究不同节目类型对“隐秀”之美的需求,引导学生分析新闻播报、访谈节目、文艺晚会等节目类型对主持人语言风格的要求,以及学习将“隐秀”之美融入不同的节目类型;洞察不同受众心理的审美期待,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受众对主持人语言的审美偏好,提升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激发创造力 完善评价体系

  专业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社会热点,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深度,为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养分;鼓励探索个性化表达,引导学生在遵循语言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形成独具个人风格的表达方式;创设实践锻炼的机会,搭建模拟演练平台,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提升语言表达的“隐秀”之美。

  专业积极构建以“隐秀审美”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考核过程中不仅关注语言规范和表达技巧,还关注文化内涵、思想深度、情感表达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重视呈现“隐秀”之美;引入专家点评和受众反馈,邀请行业专家和目标受众对学生主持表现进行点评,从专业视角和受众角度提供反馈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秀”的表达方式。

  强化教学研究 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主持人语言教学中运用“隐秀审美”理念,着力推动新闻口语表达、主持人语言艺术、主持人思维训练等课程改革,并组建教学团队,申报相关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学院出版《直播口语》教材,申报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022年一般项目“审美视域下的隐秀口语研究”、内江师范学院科研重点项目“智媒体时代下新闻口语隐秀研究”等科研项目,发表《真人秀节目主持人专业化与传统美学“隐秀”观》《案例教学在主持人口语表达课程中的创新探索》等论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获得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大学组三等奖、“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初心逐梦 颂歌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最佳作品奖”、四川省大学生乡村振兴网络主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未来,范长江新闻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将继续响应新时代对主持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着力培养更多兼具语言功底与文化底蕴、彰显“隐秀”之美的优秀主持人,为传媒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易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8开展审美教育 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易军2024-09-02 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 2 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