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改风采
2024-08-26 星期一
鞍山师范学院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陈学宽

  高校实施岗位设置及分级聘任工作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起,鞍山师范学院先后进行四轮岗位设置及分级聘任工作改革,此举不仅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助力硕士点成功申办,而且还充分发挥了每名教职员工的潜能,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教师为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改革配套和衔接,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完善支撑制度体系。今后,学校将持续不断地对人事制度改革进行探索,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统筹规划,科学设岗

  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岗位数额内,按照“按需设岗、总量控制、留有余地、保持后劲”的原则,留用少量岗位,用于高端人才引进需要。在此基础上,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向一线教师倾斜。只有科学设岗,才能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建立目标分解机制,实施目标管理。鞍山师范学院注重协调学校与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度下放人事管理权,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群策群力,实现内部管理的多元化。建立了目标分解模型,坚持学校目标、二级单位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的原则。学校将目标分解到二级单位,二级单位再将目标分解到个人。学校目标引领部门和个人发展,个人目标实现支撑部门和学校目标得以实现。

  创设了“职务+岗位任务+业绩”三位一体的绩效工资制度模式,完善岗位管理。以岗位条件(标准)为核心完善岗位聘用工作,以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以任务完成情况和业绩成果为核心实行绩效分配;设计了岗位任务书模板,实行年度任务承诺制,增强了岗位责任意识,岗位目标实现度高。另外,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建立能留住人才的新机制,搭建公共平台,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人员。

  注重导向,积极推进竞争机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手段。在竞争中,人们的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并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充满动力与活力。

  鞍山师范学院在符合岗位任职年限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竞争机制。业绩是聘任上岗的关键因素,学校对业绩成果做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充分挖掘其内涵,保证聘任重在内容而非形式。将业绩作为上岗的中心,旨在建立重绩效、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的聘任机制。实施“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提升办学活力。

  科学规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与评价是人事管理的必要手段,是聘任制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学校稳定和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鞍山师范学院依据绩效管理理论,对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以及科研、教学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在建立资历、业绩、岗位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分级聘任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员工晋升、聘任、工资等挂钩,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学校要求下一轮聘期不能继续申请聘用原级别岗位及以上岗位,降级聘用。同时,给予两年缓聘期,要求两年内完成上一聘期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同时,学校对照标准,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指导,在尊重学校教师专业特征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施分类分级评价。根据不同类别和级别制定不同的任务要求,分别进行考核。学校遴选卓越工程人才,实行重点培养协议考核,重点考核学科建设责任、团队建设责任和高质量成果等,三级岗位以上的教师重点考核团队建设和高质量教学科研成果等,其他教师重点考核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项职责的完成情况。

  注重沟通、反馈、改进

  学校注重与教职工及时沟通,了解其工作状态和岗位任务完成进度,及时对其进行督促和辅导,促进其完成工作任务;考核结果以书面或谈话等形式反馈给被考核人,使其了解在考核评价中体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其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根据各类人员现有表现、职业发展目标的差距以及影响其职业发展的因素,科学进行分析,制定改进计划,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引,促进全体人员可持续发展。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是高校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而岗位设置及分级聘任工作是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鞍山师范学院为了更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注意统筹协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建立多元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包括岗位设置和分级聘任工作在内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鞍山师范学院副校长 陈学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