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自2022年起携手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都安职教中心”),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3年来,学校锚定需求、深耕改革,将党建力量深度融入学校管理、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学生发展全链条,分3期选派以10名党员教师为骨干的团队驻点帮扶,为都安职教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谱写了一曲跨越山海的教育帮扶之歌。 党建领航:制度为先促规范,治理升级助发展 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是“组团式”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与都安职教中心党支部联合成立帮扶工作组,党员干部牵头梳理教学、德育、后勤等方面的制度,共同制定《都安职教中心管理制度汇编》,推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落地生根。 面对职业学校质量诊改难题,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组建党员先锋诊改队,采取“线上远程指导+线下驻校帮扶”模式,破解都安职教中心在目标链传递、流程规范等方面的痛点。2023年9月,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员干部驻校发力,以“双优校”建设为契机,联合研讨机构优化、责任压实方案,助力都安职教中心顺利通过自治区级诊改复核,构建起常态化自主诊改机制。此外,两校立足实际,共同制定2023—2025年发展规划,为都安职教中心的长远发展绘制清晰蓝图,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党建赋能:产教协同提质量,线上线下齐发力 教学质量提升是“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核心抓手。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党建为纽带,推动都安职教中心教学改革与地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两校党组织联合调研都安特色产业,优化电商、电子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党员教师带头联动企业,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学校实践教学;捐赠图书、体育用品,为素质教育贡献力量;牵头编写《移动商务》《电工基础》校本教材,共建“农村电商”“直播电商”在线课程,共享自治区级职教资源库,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 党员教师扎根教学一线,承担10余门课程教学,依托公开课、示范课,以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带动课堂品质提升;引入先进的学生管理模式,常态化组织文艺汇演、体育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有所成、学有所用”。 党建聚力:双向培育促成长,梯队建设续动能 师资建设是确保“组团式”帮扶工作成果持续落地的关键。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强师工程”列为帮扶重点,携手都安职教中心建立教师培养机制,党员骨干教师分享“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培育经验;2024年7月开展骨干教师专项培训,每学期组织跨校教研等交流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特邀专家指导都安职教中心申报自治区级教改项目,组织“党员送教下乡”,手把手指导教师备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024年,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助力都安职教中心3个团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混合式教学比赛及微课教学比赛,1个团队荣获三等奖,推动新增“双师型”教师20余名。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依托广西吴学镇“匠·德”职教名班主任工作室,创新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模式,培养班主任“育、研、训、赛”能力,助力3名教师团队获得市级班主任能力比赛三等奖。 党建护航:“五育”并举育新人,服务乡村促振兴 在党建引领的帮扶实践中,都安职教中心学子实现全方位成长突破。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都安职教中心共建课程思政团队,打造10个典型案例;培养9名专业心理教师,组建“学生成长同行员”队伍,织密学生心理健康关怀网。近3年,都安职教中心学子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中屡创佳绩。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引荐都安职教中心加入北海市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共享优质资源;邀请企业代表进校园开展讲座,惠及500余名学生;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推动校企合作深化,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实习就业,为都安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了学生成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薪火相传:机制深化拓新路,职教协同谱华章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党建引领“组团式”帮扶工作,不仅提升了都安职教中心的办学水平,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之路。 三载帮扶结硕果,山海情深谱新篇。站在新的起点上,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组团式”帮扶工作机制,推动帮扶工作从“精准输血”向“持续造血”升级。进一步拓展合作维度,探索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新路径,共建跨区域教学资源平台,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同时,持续强化“师资共育、学生共培、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为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唐彤雯 邱亿 唐国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