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星期二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构建“三元融合、五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
任永辉 黄帆

  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依托2023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类高职院校‘三元融合、五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持续深化文化育人体系建设,铸造了鲜明的文化品牌,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三元融合”,构建文化育人新格局

  学院紧密结合行业特色、地域特征、专业特点,构建了红色文化、鲁班文化、耕读文化“三元融合”文化育人新格局,着力打造“文化建院”。

  弘扬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院把传承湖湘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从潇湘大地这片红色沃土吸收深厚养分、汲取智慧力量,涵养爱国主义情怀、创新勇气、务实作风和坚韧意志。

  弘扬鲁班文化,培养工匠精神。鲁班文化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不断滋养着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学院将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教学各环节,秉持“明德建业、精作筑能”的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大国工匠。

  弘扬耕读文化,培塑劳动精神。耕读教育“亦耕亦读”的教育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等理念深度契合。学院把耕读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其综合性育人功能,让学生了解乡情民情,学习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激扬青春、报国奉献。

  “五位一体”,激发文化育人新活力

  学院统筹谋划课程设置、基地建设、活动组织、环境营造、考核评价,一体推进红色文化、鲁班文化、耕读文化育人,激发了文化育人新活力。

  构建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学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设“红色文化与家国情怀”“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耕读文化与劳动精神”系列课程。同时,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文化育人元素,将红色文化、鲁班文化和耕读文化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建设文化育人实践基地。学院与湘潭党史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大课堂”;与湘潭市鲁班殿共建鲁班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感悟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与全国文明村镇湘潭市阳塘村共建“耕读三堂”实践基地,让学生体验耕读文化。

  创新文化育人活动载体。学院开展鲁班文化艺术节、鲁班科技创新节、鲁班文化读书节等活动,引导学生礼敬鲁班、传承匠心。开展“对话信仰·绽放青春”诗词吟诵会等活动,激励学生涵养赤子之心。开展耕读文化周、美丽乡村行等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勤耕重读”理念。

  营造文化育人校园环境。学院建造了鲁班像、鲁班锁、鲁班文化广场,激励学生争做鲁班传人。建设理想信念教育馆,打造了集实物资料、数字资源与虚拟体验于一体的红色课堂。开设“耕读经典”专题展,激发学生的田园乡愁,涵养“敬恭桑梓”的乡土情怀。

  优化文化育人考评体系。学院将文化育人工作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在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等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将文化育人纳入大学生素质实践课程,发挥了素质学分在检验育人成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作用。

  培根铸魂,彰显文化育人新成效

  学院扎实推进文化育人工作,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铸造了文化育人品牌,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示范引领效应,彰显了文化育人新成效。

  铸造文化育人品牌。学院在多年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铸造了“三元融合、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品牌,被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评为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当选为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单位,获评湖南省文明校园等。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院通过文化育人的创新与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近年来,学生中涌现出湖南省优秀大学生党员、湖南省优秀毕业生等优秀示范。

  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学院文化育人的经验做法先后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全国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进行交流,得到了同类院校的普遍赞誉。文化育人案例获评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优秀案例。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提炼、升华红色文化、鲁班文化、耕读文化等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坚持培根铸魂兴文化、启智润心育新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任永辉 黄帆)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