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星期四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三联三融五协同 培养新时代好青年
李志亮 潘磊 庞帅康 王鑫磊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坚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注重结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依托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国家级别以上平台,积极打造“三联三融五协同”的实践育人新模式,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铸魂、强能、成才,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联学联研联讲,为青年种下信仰的种子

  学部团委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和学科优势资源,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本硕博一体化,理论学研全覆盖。学部组织本硕博学生结合专业特色一体化推进理论学习,通过“党支部—团支部—理论学习社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理论学研体系,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打造“青马先锋说”“言马大讲堂”等专业特色鲜明、学生参与度广的理论学研品牌,推动本硕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大学生博士宣讲团、青马宣讲团等,到街道、社区、企业、中小学联合开展理论宣讲,强化理论认知;常态化推进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本硕博论坛的举办。

  创新形式求实效,铸魂育人见真章。学部学生在主题党课、主题团课、沉浸式思政课中不断提升思政素养,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学习研讨,将学习的场地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博物馆和展览馆,有效提升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学生开展联合宣讲,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调研,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联学联研联讲中,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部团委获评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9级卓越教师班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青年志愿者协会获评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融合转化贯通,为青年构建向上的阶梯

  学部始终注重坚持以学思践悟为主线,让信仰的种子拔节成长。

  推动实践育人与专业学习融合。学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教育中国行”等品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学生社会实践的足迹遍布26个省份,获得省级以上社会实践服务队等荣誉30余项。

  推动实践育人与创新提升融合。学部团委坚持提前谋划,强化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推进社会实践全覆盖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2项,实现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50余项;学生模拟政协社团获评全国百个重点联系模拟政协学生社团,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创新成果,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

  推动实践育人与全面成才融合。学部将思想引领、专业学习、创新能力提升、科研素养培塑、专业能力全面提升贯通起来,学生将在社会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中的所思所想落实到课堂和专业学习上,有力推动了科研能力的提升。近5年,本硕博学生在CSSCI期刊上发文50余篇,学生参加全国学术会议300余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有力支持了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协同服务示范,为青年搭建成长的平台

  学部强化协同育人,依托平台资源,推动校内校外协同,强化育人平台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实践模式的创新提供坚强支撑。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学部党委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强化品牌构建,引导和支持学部团委进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充分用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等平台,整合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度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用好社会资源,全力保障实践育人落地落实,构建起“党委领导—平台托举—系部参与—社会助力—学生践行”的协同机制。

  全面融入社会服务。学部注重将社会服务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组织学生依托国家教育部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等思政课教研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同纪念馆、博物馆等地合作共建,打造集“研、学、训、讲、播”于一体的多维立体情境式、沉浸式、体验式理论宣讲基地,打造学生精品“思政课”,开展接地气的理论宣讲,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实现价值。

  全力推进育人示范。学部注重育人经验的总结,育人成果得到广泛认可,相关成果和经验被权威媒体广泛报道,实践育人的做法广受好评,展现着学部学子的青春奋斗风采。

  未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将继续深化学思践悟实践育人品牌建设,持续推动“三联三融五协同”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建设,服务青年成长、助力青年成才,培养更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为学校实现“冲一流”目标贡献力量,用青春奋斗回应时代的召唤!

  (李志亮 潘磊 庞帅康 王鑫磊)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