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星期二
西南石油大学
发挥优势建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
李学林 向楠

  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学科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主动参与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和家校联动,全面促进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推选活动中,西南石油大学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深化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西南石油大学通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打造了具有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特色的“大思政课”体系。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走进油气田实地探访,将石油精神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能源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同时,学校也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作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机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在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面,西南石油大学充分利用自身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环境/生态学”学科优势,将其转化为教学优势,通过建设特色课程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资源环境”等专业课程中,形成了“海洋环境与载荷”“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资源法学”等多门国家级别和省级一流课程,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积极参与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建设

  四川省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在构筑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清洁能源建设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责任。为此,加强省内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西南石油大学主动参与四川省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高校与中小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协同育人。学校承担了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牵头项目“生态文明融入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与成都石室蜀都中学、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四川省蓬安县周口中学、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等全省10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密切合作,积极开展相关学术探讨活动,交流教育实践经验,探索“生态+”教育模式,构建学生发展成长链,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在不同学段的有机衔接。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展讲座、咨询、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年均服务中小学生及家长50余万人次,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平台共建。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科普宣讲与实践活动

  西南石油大学各院系频频开展学术讲座与科普宣讲活动,在校内外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例如,学校邀请知名专家作“虚拟地理环境与数字孪生建模”学术讲座,探讨在灾害应急管理中如何运用数字化的现实地理环境技术手段的问题。化学化工学院成立了西南石油大学社区“星火”安全环保科普宣传劳动育人实践基地,定期开展以“安全环保科普宣传”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科普宣传和实际劳动,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实践能力。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普团队为本地中小学生开展“探索地球科学”科普研学活动,形象生动地讲解、演示了矿石的地质演化历程与物理特征,通过参与度高、互动性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中小学生增强对地球家园的热爱之情。

  西南石油大学通过社会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到四川天然气矿区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学校组织学生来到隆昌气矿,参观“327车间”等遗址。在隆昌气矿纪念馆,学生回顾四川天然气开发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坚定了为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作出贡献的决心。

  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西南石油大学十分注重家校联动,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例如,学校在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时,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提升家庭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这种家校协同的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南石油大学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参与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科普宣讲与实践活动以及家校联动等举措,构建了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体系。以上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广泛传播了生态环保科普知识,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李学林 向楠)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