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星期二
面孔
本期点评 胡若晗

  行军铸魂

  近日,多地高校新生军训夜间行军拉练如火如荼,各高校新生以青春之名,挑战自我,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坚韧与担当。

  清华大学2025级新生,星夜行军20公里,从零点启程至天光微明,教官、辅导员、学长学姐一路同行,为新生们注入力量。学子们步履不停,携手共进,圆满完成了这场意志与毅力的试炼。

  浙江大学6000余名学生,挺胸阔步,昂首前进,模拟实战场景,穿越浓烟,体验实战演练的紧张与刺激。上海交通大学5000余名师生,则以军乐团铿锵旋律为伴,唱响纪念抗战胜利主题曲,机器人机械臂挥舞国旗鼓劲,展现了科技与青春的交融。

  这些新生们以夜行军的方式,铭刻坚定前行的青春印迹。他们不惧疲惫,用汗水浇灌梦想。愿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保持这份坚韧与昂扬,前进、再前进!

  敦煌新枝

  近日,“676分上北大考古系的钟芳蓉,有新消息!”冲上了热搜。

  60余年前,“敦煌女儿”樊锦诗从北大毕业后,义无反顾奔赴敦煌,在土房子、煤油灯的艰苦环境中,用一生守护千年瑰宝,让莫高窟的雕像壁画重焕生机。如今,循着偶像樊锦诗的足迹,钟芳蓉也踏上了敦煌这片热土。

  2020年,钟芳蓉以676分的高分选择北大考古系,让考古闪耀青春光芒。2024年,毕业后的她毅然前往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开启职业生涯。初到敦煌,面对荒凉与奇迹交织的景象,她感慨万千,更深刻理解了樊锦诗当年的选择。

  “只要进洞窟里,什么烦心事都消失了。”钟芳蓉如是说。她每日学习、考察,打着手电记录洞窟细节,沉浸在考古的世界中。她深知,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着前辈们筚路蓝缕创造的优越条件。

  从樊锦诗到钟芳蓉,一代代莫高窟人用青春和热血守护文化瑰宝,传承历史文脉。如今,钟芳蓉这株敦煌新枝,正以热爱和坚守,续写着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动人篇章。

  勇者之光

  9月8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委政法委召开见义勇为通报表扬会,将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证书郑重交到胡国涛家属手中,对胡国涛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予以高度肯定,向其亲属表示崇高敬意。

  8月15日,湖北咸宁淦河支流,一名10岁男童不慎落水。危急时刻,年仅17岁的胡国涛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河中,奋力游向男童。最终,他用生命的代价,换回了另一个家庭的完整。

  这位来自浙江仙居、正利用暑假探亲的少年,阳光开朗,热爱运动,品学兼优,今夏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其实他也只学过简单的游泳技巧,没有救生衣、没有救生圈,那一刻他的眼里只看到,一个比他更年幼的生命需要援救……”获救男童家人的感谢信,字字泣血。

  “舍己救人,英勇无畏”——锦旗上8个大字,是胡国涛17岁生命最鲜明的注脚。让我们铭记这位英雄少年!

  (本期点评 胡若晗)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