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高校新风
2025-07-30 星期三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四曲连弹”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江西省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的涉农高职院校,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总要求,立足“三农”、服务“三农”,聚焦“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打造党建工作品牌为抓手,推动党支部建设、思政育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形成了“四曲连弹”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弹好“党建引领曲”:奏响乡村人才振兴乐章

  进入新时代,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建引领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创新党建引领载体,依据江西文化、教学、科研特色优势,提炼“三色”党建文化,即:红色传承——扎根红土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绿色服务——紧跟新科技,服务“三农”,推进绿色崛起;蓝色育人——心系大学生,立德树人,诲人不倦。学院党委以此为基础,创新性提出“红色铸魂·绿色兴农·蓝色育人”思政课建设理念,让“红的信仰、绿的发展、蓝的精神”在交相辉映中绽放育人之花,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学院充分发挥红土地的资源优势,将“红色+农业”特色的思政教育贯穿“三农”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建设思政育人共同体,把思政课堂搬到火热的红色大地上。学院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乡开展“弘扬革命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活动,师生同上一堂课。师生在“三湾粮仓大讲堂”上认真聆听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何继明将军的分享,沿着一代伟人和革命先辈走过的足迹,先后参观了三湾改编旧址群和纪念馆、贺页朵誓词广场、龙源口大捷旧址群、湘赣革命纪念馆,探寻革命精神的内核和信仰力量的源泉。

  弹好“发展富民曲”:奏响乡村产业振兴乐章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涉农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发挥专业特色和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是使命所在。学院组织“携青春·助乡村”科技支农实践队,利用暑假和专业实践,围绕“青春助力振兴 科技赋能乡村”的鲜明主题,用脚步丈量赣州大地,用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鹭乡湖羊养殖基地,队员与农户并肩劳作,从羊场的日常清洁到羊群健康检查,再到饲料的精准投喂,每一项任务都彰显着队员在专业方面的成长和心中的职业理想。队员依托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在饲料科学配比、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为农户提供了专业、可行的建议,并慷慨捐赠了精心准备的防虫防病兽药,以专业所长赋能当地养殖业的发展。

  弹好“凝心铸魂曲”:奏响乡村文化振兴乐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先进文化引领。近年来,学院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师生向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镇排头村小学捐赠了《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经典连环画,为小学生讲述少年英雄的故事,通过“大手”拉“小手”,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在与当地村民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院师生努力将农耕文化中语言、民歌、民俗等符号资源注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培育过程,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形成一股新的农村文化建设力量。

  弹好“环境整治曲”:奏响乡村生态振兴乐章

  学院充分发挥涉农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内涵,切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院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团队前往白鹭乡上塘村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踏上治理后的山坡,目睹了原本裸露、破碎的山体已经披上绿装,植被茂密,水土得到有效保持,深刻感受到崩岗治理所带来的显著成效。园林工程系开展“乡约盛夏,梦逐田园”——“三下乡”助力长江大保护实践,走进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码头镇,通过走访调研和宣传服务,锻炼沟通本领,厚植家国情怀,在实地考察中将专业知识融入生态一线,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领悟,凝聚起守护长江的坚实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围绕国家所需、赣鄱所要、学院所能和未来所向,坚持“谋长远、打基础、建制度、优机制、强管理、抓落实”,不断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富国裕 刘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4“四曲连弹”赋能乡村振兴 富国裕 刘瑜2025-07-30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2 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