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5-07-26 星期六
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提升培养针对性引关注
低空经济“火”了,人才培养如何布局

  “低空经济人才缺口已然凸显”,这一现实已成为行业共识。

  近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低空经济安全体系设计”专题论坛现场,多位专家表示,细分方向培养行业急需人才,将成为低空经济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低空领域的技术人才主要来自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传统专业,进入低空行业后往往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定向培训。”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明伟说。多位专家也呼吁高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探索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无安全,不低空。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同一城市在空飞行量将快速从百架次向千架次、万架次跃升,大流量、高密度的低空飞行涉及航路规划、通信设施、智能互联、低空监管等。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新军看来,目前低空经济发展对低空飞行控制、空管通信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社会治理、物流配送、娱乐消费等低空经济代表场景迎来规模化发展,而低空飞行的专业管理服务能力决定了行业发展上限。”在张明伟梳理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图景中,包含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飞行管控、低空运营服务等环节,各环节所涉及的专业人才各有不同,能力要求亦不同。

  “此外,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低空智能网联、信息安全、数据软件及算力开发等也需要大量人才。”张明伟补充道,“航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需求。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家知名高校纷纷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相关专业,加大为行业输送人才的力度。新增本科专业的高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等公布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点。

  就细分方向培养低空人才,各高校已有行动。如北京邮电大学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国家级一流学科优势,侧重培养低空通信、安全管控方面人才;西北工业大学基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等多个国家一流学科与专业,聚焦培养低空飞行器设计、立体交通飞行控制等方面人才;电子科技大学的研修班则融合“技术+管理+投资”知识,培养复合型运营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提交关于增设“航空气象科学与工程”本科新专业的相关材料,探索低空气象人才培养路径。

  记者了解到,近期多所高校与企业达成相关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学科建设及定向人才培养。其中,清华大学与亿航智能宣布共建低空航空技术联合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及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与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全国低空经济无人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无论是“微专业”的短期技能补充,还是本科的系统培养,各高校要有针对性、有方向地结合学校学科优势、技术特长与特色应用场景来培养人才,这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新闻·要闻 02低空经济“火”了,人才培养如何布局 本报记者 黄璐璐2025-07-26 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提升培养针对性引关注 2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