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5日讯(记者 柴葳)今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要指导各地尽快细化工作方案,按照分担比例安排好补助资金,确保按时足额拨付。要加强动态监测评估,科学核算办园成本,统筹好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要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办园质量水平。要加强学前教育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守护好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兼具社会效益和民生温度的举措,不仅体现了教育优先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人力资本动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梁文艳认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正是将公共教育资源优先投向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让更多儿童能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此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财政研究所所长王建表示:“我国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党中央充分考虑新时代满足民生需求和支撑国家战略作出的科学决策,需要立足国情教情,借鉴国外经验,做好政策设计和实施工作,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免费’做的是家庭教育成本的减法,也是国家和政府责任的加法,是对民生福祉的深切考量,进一步强化了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丙成表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能够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和育儿压力,降低家庭的学前教育支出,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家庭的育儿焦虑,提振家庭生育意愿,释放生育潜能,积极应对人口结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