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蓝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思精密”)联合举办的第五期“雏鹰计划”智能制造班开班仪式举行。从第一期的23名学员、第二期的37名学员、第三期的48名学员到第四期的111名学员,再到第五期“雏鹰计划”智能制造班学员120名,这些订单班学员一部分是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中职生源,一部分是高考生源。“雏鹰计划”智能制造班学徒培养模式得到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此次“雏鹰计划”智能制造班学员将在智能产线维护、CNC设备维护、质量检验、工业机器人架设等岗位进行师带徒岗位实习,并根据实习岗位特征,校企共同开展工学一体化专项课程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改革在发展中的驱动作用,着力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以“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强化保障”为思路,打通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束缚产教融合的堵点卡点,明晰发展路径、提升内生动能、拓展发展空间。 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时代新征程,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泰州职教围绕泰州市“大海新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智能制造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企业不仅需要具备基础操作和维护能力的技术员工,还需要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调试工程师、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与集成应用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专业实操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早在2020年,蓝思精密就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启动了“雏鹰计划”,由校企共同实施“工学一体化”“专业技能”“实习实训”等课程,学生在企业实习训练的主要岗位有工业机器人架设、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品管等。实施“四段培养、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学徒准备期—准学徒期—学徒期—企业准员工”四阶段培养,学校、企业开展双主体教学。在合作过程中,蓝思精密捐赠了价值1040万元共60台套的智能化设备用于雏鹰学徒的培养。 具体来说,蓝思精密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智能制造班学徒的培养,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员,设立奖教金奖励优秀工程师(师傅),有计划地安排雏鹰学徒的工作与学习,并将日常的考核和学习状况纳入考核,通过定期考核,让优秀学员逐步晋级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并奖励结对指导师傅,有效激发了师傅及雏鹰学徒的工作热情。蓝思精密每年为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教师提供访问工程师岗位,蓝思精密工程师参与雏鹰学徒的指导及学院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学院对企业工程师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工程师职业教学能力,有效促进了混编教学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师资团队的优化和培养,团队在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提升了专业的综合实力。 2025年是“雏鹰计划”实施的第五年,蓝思精密规划开发了一系列培养课程,涵盖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等多方面内容,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每名学生配备了校内指导老师,蓝思精密也为每名学员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师傅,助力雏鹰学徒快速提升能力,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空间。通过已结束的前四期“雏鹰计划”智能制造班200余名学员的师带徒岗位实习实践,每期学徒一年留任率都在70%以上,先后有137名学生在毕业前晋升企业助理工程师,实现职业素养及技术技能双提升。第一期学徒刘志、侍睿等,当初在设备工程部进行工业机器人架设等设备安装调试及维护的相关岗位实习,目前已逐渐成长为设备工程部技术骨干,一批批雏鹰学徒已经成为蓝思精密重要的技术储备人才。部分离开蓝思精密的雏鹰学徒,也能迅速成为新企业的技术骨干,展现大企业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担当。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介绍,“泰职—蓝思”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多次得到泰州市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越来越多的泰州本地企业借鉴“泰职—蓝思”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订单班学徒培养的探索。 (蔡俊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