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星期二
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中学
三红引领固本强基 思政育人铸魂润心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中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学校秉承“做少年君子,树儒雅形象”的育人理念,坚持以“三红引领 奋进三中”党建品牌为引领,依托红色党建、红色精神、红色教育“三红”驱动,聚焦“理论武装”,用好“内容支撑”,挖掘“力量根基”,从思政基地、学科渗透、研学活动、活动思政等多维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守正出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努力在打造“济宁当标杆、全省创一流、全国成名校”的道路上谱写绚丽华章。

  建设思政基地

  打造沉浸式思政育人环境

  学校大力加强校本基地建设,结合自身特色和办学传统,先后建成党建长廊、廉洁文化长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逐梦长廊、“两有两爱两懂两敢”思政长廊、“新时代科技成就展”和“世界名校”励志长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文化大厅、“一班一品”班级文化等育人阵地,每年组织学生开展理想信念、励志等思政教育40余次,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带动了优良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积极拓展校外基地,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特点,精选济宁市城市展览馆、雷锋纪念馆、党建联建社区、金乡羊山鲁西南战役纪念园等校外基地,在雷锋纪念日、清明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沉浸感和现场感,助力实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目的。

  加强学科渗透

  提升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大思政”课程观,联合济宁学院附属中学开展“大思政课”观摩研讨活动,通过观摩研讨语文、历史、生物三节精彩的“大思政课”,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奠定了基础。探索构建思政“三轮驱动”“大思政”体系,即思政课程建设鼓励教师通过承担教研课题、学校思政宣讲、教学比赛等方式提升育人水平,“课程思政金课”评选逐步形成12个学科思政教学案例库,辩论社、经典诵读社等思政社团引领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全力推进思政教育全覆盖,铸牢广大师生“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组织研学活动

  让思政教育“出新”更“走心”

  开展红色教育,结合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赴金乡羊山鲁西南战役纪念园、雷锋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引领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济宁市城市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了解运河文化、体验文化底蕴,到曲阜三孔、尼山圣境深刻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创新活动思政

  构建多元化思政教育体系

  落实常规教育,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和班会设定思政主题进行专题教育,每日上午第一节课前播放5分钟思政新闻,下午第一节课前组织班级唱红歌,引导学生用心感应时代脉搏,达到析理明道、启智润心的效果。举办比赛进行深层次思政教育,每年5月的校园艺术节设置红色班歌比赛、经典诵读、红色课本剧展演等活动,班级不定期组织红色故事分享会,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植树节组织学生开展植树绿化校园行动,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校园周边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强化当代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在“三红引领 奋进三中”党建品牌的引领下,济宁市第三中学思政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成长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市级艺术节、体育联赛、信息素养大赛中均喜获佳绩,百余名学生被评为济宁市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少年队大队被评为“济宁市优秀少先大队”,“扬帆”青年教师突击队被评为济宁市“青春担当好团队”,“三红引领 奋进三中”团队被评为“市直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育部门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济宁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济宁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等,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攀升。

  推动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济宁市第三中学始终坚持从“大思政课”的建设与实践出发,找准融入点与落脚点,抓引领、促落实、强特色,持续打造“三红引领 奋进三中”党建品牌,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智慧与力量。(孔祥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1三红引领固本强基 思政育人铸魂润心 孔祥明2025-05-27 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中学 2 2025年05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