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标准、教育教学模式及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依托202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升等项目,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推动产教“四链融合” 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学院采用“课程嵌入、项目驱动、四链(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教育模式,通过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采取4种方式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一是与行业协会、全国知名院校展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线上线下交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二是不定期邀请企业导师入校开展讲座,邀请合作企业举办人才供需对接活动,让企业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三是面向经管学院选拔学生,并提供场地、设备、部分师资;企业则将技术、经验、设备等资源要素引入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就课程体系、项目孵化、就业服务等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供校内师生完成学习实践和教学任务,提升就业质量。四是企业在项目实战中,培育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待学生学习期满即可到企业实习或签订就业协议,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 实现产学研融合赋能。一方面,学院将“专业+行业+企业”融入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四链融合”模式,突出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赛教融合、思创融合,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学院紧密对接东盟跨境贸易、跨境电商、跨境物流产业发展急需,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将项目、导师、课程融入课堂,开展跨境电商实战项目和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帮助学生具备就业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养等,组织优秀跨境电商企业入校开展宣讲会、人才招聘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政校企深度合作,多主体协同育人。学院围绕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较强、实践能力突出”的跨境电商人才的目标,通过与深圳市伍壹叁电商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崇左市商务部门、崇左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达成合作,共建产业学院,进行跨境物流、跨境贸易等合作,将平台实操、网络营销策略、国际贸易法规、跨文化沟通技巧及大数据分析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将阿里巴巴国际站数字贸易人才基地课程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1+X”跨境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和阿里巴巴国际站操盘官认证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份行业认可的“通行证”,满足跨境电商行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人才需求。 创新“岗课赛证”一体教学 提出“六真实”项目实践教学理念。学院依托深圳市伍壹叁电商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来赞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典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创新性地提出了“六真实”项目实践教学理念,即经营真实产品、操作真实跨境电商流程、完成真实任务、获得真实订单、锻炼真实职业能力、形成真实职业素养。引入亚马逊、eBay、Shopee等产教融合孵化项目,让学生拥有亚马逊、eBay、Shopee店铺账号,实现跨境电商多平台店铺运营,让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让其更受到企业青睐,具有更广阔的职业生涯,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岗课赛证”一体教学模式。学院以行业认证、技能竞赛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为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将“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跨境电商运营管理”等系列核心课程学习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竞赛等专业赛事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对标职业能力,开展“1+X”跨境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和阿里巴巴国际站操盘官认证项目。 创建“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创新性地推动跨专业、跨学科的深度融合,以跨境电商专业为核心,打造出富有特色的“跨境电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均可选择跨境电商微专业或参与产教融合孵化项目(亚马逊项目、eBay“E青春”项目、Shopee项目等),深化对跨境电商核心技能的学习;促进多元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培育具备全球视野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夯实基础,使跨境电商人才具备更强的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 未来,学院将继续构筑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为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贡献“民师力量”。 (杨丽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