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于2018年重新组建而成。目前,学院拥有园艺学、植物保护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开设园艺、植物保护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园艺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为国家级别一流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多年来,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突出政治引领,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为国家及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强化理论武装 党建引领学院发展航向 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双带头人”政治责任,按照“双高双强”标准配置教师党支部书记,发挥头雁效应,不断增强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建工作聚焦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以学思践悟增强使命担当。学院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执行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以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带动全院教职工团结奋进。学院党委坚持强化理论武装,铸牢思想之魂,通过党务培训,增强党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提升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各项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例如,2024年,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学院党委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三方联动,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夫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缅怀先辈、重温入党誓词的党建活动,加深了学校间党员教师的互动合作,坚定了教师为高等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植物保护人才贡献力量。 坚持“双融双促” 党建赋能教学科研水平提升 学院党委坚持“双融双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持续提升。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植物保护、园艺),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普通植物病理学),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2门(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栽培学),获批全国教指委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在线示范课程1门(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首批微专业1个(植物医学),新增本科专业1个(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教师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1项(果树育种学,樊丽等)、二等奖1项(农业植物病理学,赵君等)。 近年来,学院科研到款额稳步增长,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80余项,获国家级别、自治区级科技奖励10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40余篇,获发明专利20项。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 坚持立德树人 党建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党管人才,建强师资队伍。学院党委会多次召开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引才专项活动,参加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巡回招聘会延揽人才。创新用人模式,实施企业聘用、校外聘用、短期访问、科研合作、银龄教师聘用等多种模式的人才引用政策措施,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多元化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以家国情怀为底色,铸魂育人。学院将育人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2个,入库105个案例;积极参与编写课程思政教材1部。邀请全国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言传身教,培育高质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学院坚持以科研反哺教学,以科研创新育人模式。在学院的现有实验室设立本科生和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将科研成果和科研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有毕业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完成毕业论文,其中90%以上的毕业生参与了国家级别、省级科研项目。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形成创新性实验项目,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 此外,学院还坚持党建引领校企融合,践行协同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促进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着力加强课程建设。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为研究生和本科生选配行业导师,与企业共建课程5门,与内蒙古蒙草抗旱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万通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大型实践平台和教学基地16个,学生就业率连年位居学校前列。 学院强化内涵发展,培育时代新人。深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坚持“引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为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学院牵头举办“国际向日葵大会”,积极申报本科生交换项目等,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创新服务模式 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学院党委创新服务模式,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爱心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多年来,学院党委带领党员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农业技术指导志愿服务30余次,以农技推广助力乡村振兴。学院党委还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服务北疆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依托1个乡村综合试验站、21个产业服务基地、13个科技小院和1个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创新以思政引领的乡村振兴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思政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服务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学院党委还与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气象部门开展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党支部联合共建活动和“我是党员我带头”岗位建功活动,双方就制约当地果蔬产业发展的病虫害绿色防控问题开展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成效明显,4项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并得到转化应用,共同发表科研论文3篇,制定地方标准2个,申请专利1项,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500人次,共同培养本科生24名、研究生8名,1名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考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未来,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党建水平,致力于保障自治区农业生产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食品安全,助力学校实现晋位升级,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创新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可行路径,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赵明敏 靳国斌 周洪友 李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