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以下简称“章丘四中”)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协同发展”的办学原则,聚焦“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立足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需求,深入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开放包容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深化学科教研,合理规划“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工作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各项身体技能均处于快速成长期,有着较强的体育运动与健康需求。章丘四中充分认识到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要抓手,依据新课程标准指导和组织相关教师、教学人员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规划、模式创新、内容优化等展开深入探讨,以更好地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更加多元的体育实践活动,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其中,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组织成立一支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经验丰富、积极进取的备课团队,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从强化集体备课、优化个人教学设计、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力量等方面出发,进一步规范体育教学流程,强化安全意识;同时,教研人员系统研读新课程标准,牢牢把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向,打造具有高阶思维、有深度、有内涵、有底蕴的体育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注重学生体育课堂中的“学、练、赛、评”等各个环节,创建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教研人员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因材施教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育人理念,既要结合学生的体质特点设置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活动,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培养其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优良体育品德。 优化课程内容,增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优化升级课程内容是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促进学生运动能力与健康意识形成的重要举措。章丘四中在推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对于体育健康的兴趣需求,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充分掌握体能练习的基本原理,强化学生对体育健康的科学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诚信自律、勇敢自信的良好体育精神。其中,在自我健康管理方面,体育教师就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运用健康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围绕身体健康与运动饮食之间的关系进行提问,指导学生查阅营养健康方面的文献资料,制定适合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饮食计划和健康管理目标,帮助学生维持运动健康与饮食营养之间的平衡。在体育专项训练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围绕学生运动核心素养的提升,制定系统完善的体育训练计划,依托田径类、球类、体操类等体育运动进行体能训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速度、耐力,增强其心理韧性与身体协调能力。此外,教师还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讲解一些知名的体育人物案例,激励学生学习他们身上拼搏奋斗、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并且结合体育赛事中的违规案例,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强校先强体。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培育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有效推动“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学校风气形成,为学校和谐有序发展提供保障。章丘四中积极探索能够满足学生成才发展需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深入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提升。其一,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抽象的体育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充分理解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内在关联性,并且通过重难点体育动作的有效分解与重复播放,加深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其二,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通过调查问卷、体能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身体机能、可接受的运动强度、身体灵敏度等指标,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例如,在排球课“正面双手传球”教学中,教师按照“基础、普及、提高”的顺序划分班级学生的运动水平,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基础组学生仅需了解、记忆基础的传球动作或姿势,能够明确相关技术要点并开展相应训练;普及组学生则需熟练掌握基础的传球姿势与动作;提高组学生则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实战应用,培养灵活应变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为切实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章丘四中体育教师除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传授体育健康常识,增强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还依托多元化的体育实践活动,将体育锻炼延伸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章丘四中积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体育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其一,章丘四中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以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用尽、用好学校每块场地,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特色,组织多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日有序、有量、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全面展示阳光亮丽的学校形象和激情昂扬的师生风采。其二,学校立足体育竞赛对于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的培育作用,策划开展了校园拔河比赛、跑操比赛、体测联赛等多项体育竞赛活动,充分展现了高中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章丘四中在创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围绕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体育健康认知水平等目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变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未来,章丘四中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生健康成长需求,着力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提升学校体育育人质量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景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