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宠物市场快速增长并日趋扩大,宠物繁育、食品、用品、医疗等一系列新业态蓬勃发展,宠物行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15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校企“如何协同育人”“如何联合技术攻关”“如何共赢共发展”,以“宠物医匠”为培养目标,构建“院院共营”产教融合机制,实施“驻院跟岗”培养模式,着力培育“能医会检、智养敢创”的复合型高技能宠物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精准定位培养目标 锚定产业需求,明确培养方向。学院组建专业调研团队,依托全国宠物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平阳宠物产教联合体,深入平阳宠物小镇、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园区与企业,动态分析宠物行业在医疗专科化、饲养数智化、美容个性化、业态多元化的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结合人才成长规律,精准定位“宠物医匠”培养目标,旨在培育兼具专业医疗技能、智能养护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构建“院院共营”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学院与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首家校企合作教学型动物医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附属第一动物医院。企业投入资金并负责运营管理、人才共育,学院提供技术与师资支持,教师入驻医院开展教学与科研。双方以“医院即实训室”为定位,围绕前台运营、门诊药房等六大综合实践模块,共建临床护理等5本工作手册,设置40个实训工位,优化3级医疗助理培训考核体系,实现医院共建、团队共享、人才共育,丰富实践教学场景,提升医院医技水平。 推行“驻院跟岗”模式,实现学用衔接。校企实施“双师双岗”互兼互聘机制,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双向流动,共享待遇,提升师资水平。学生采用“跟岗认知—轮岗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段递进式“助理跟岗”制度,以“1+2+5”组团模式(1名医师带2名助理指导和3—5名实习生)开展跟岗学习。学生入学即参与实习,通过动物医院7个岗位轮岗实践,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达成“毕业即就业”目标。 打造育人共同体,强化协同育人。学院依托教学型动物医院平台,联合兄弟院校与行业企业,组建中国宠物产业职教集团、全国宠物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平阳宠物行业产教联合体,构建“中高本融通、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生态。与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宠物食品药品研发、专利设计等创新活动,将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政校行企协同培育“宠物医匠”。 聚焦培养成效 彰显育人实力 培育优质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近年来,学院累计培养2483名“宠物医匠”,开设16个“医师+助理”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超85%的订单班学生成为医院合伙人、技术店长等。学生晋升周期缩短3—6个月,毕业生覆盖温州90%的基层兽医站、80%的宠物医院,专业相关度达91.5%,创业率达13.7%,涌现出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等优秀代表。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荣获6项国家奖项。 产出教科研成果,发挥引领作用。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学院入选2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与规划教材、5项省级课程与教材,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关于大学生犬运动会的赛事标准,修订《宠物养护与驯导》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共建省级宠物医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向乍得共和国输出职业与专业标准,荣获3项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 深化产教改革,形成示范效应。校企共建数字化动物繁育基地,获批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专项;长三角地区领先的教学动物医院入选教育部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学院相关做法吸引100余所院校来访调研,获主流媒体报道百余次。 凝练育人经验 探索发展路径 更新理念,引领人才培养方向。学院紧跟宠物行业发展趋势,推动人才培养理念从传统技能型向“技术赋能+创新驱动”复合型转变,以“宠物医匠”培养为核心,指导人才培养实践。 改革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学院依托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产教融合基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物医院开展案例式项目化教学,在宠物美容院实施“随师入院”情境化教学,深化实践育人。 创新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通过“院院共营”机制,联合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与联合体,统筹推进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基地共建、产业共服,确保人才培养契合行业需求。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院院共营、驻院跟岗”的“宠物医匠”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对接新兴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学院将继续紧跟宠物行业前沿趋势,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刘素贞 陈敏青 李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