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星期三
数智领航 智创未来
——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对与新质生产力对应的新型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增长。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探索具备数智化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新型劳动者,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加强顶层设计

  培育经管人才

  在社会数智化的浪潮中,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能力+数智化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一平台、两融合、三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平台”是指增加数智化课程平台。学院目前开设数字经济、投资学、管理科学(智能决策)、市场营销(旅游演艺营销)四个本科专业和电子商务一个专科专业,所有专业增加Python语言与数据分析、SQL教程等必修课程,然后再根据不同专业开设选修课程,比如“量化投资”“人工智能与商务分析”“数据挖掘”“数字营销”等课程。以上课程打破了文科与理科的界限,打造了具有数智化特征的新文科课程体系。“两融合”是指传统经管课程和大数据课程相互融合。一个融合是传统经管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主动增加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的教学内容,另一个融合是数智化课程要以传统经管专业应用场景为出发点组织教学。通过“两融合”可以有效解决经管类专业两层皮的问题。“三支撑”是指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学生竞赛为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支撑。

  改革课程教学

  提高育人质量

  课程教学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学院在数智化转型中,非常重视课程教学的建设。首先,加强OBE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体现。学院开设的课程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适当增加数智化内容,来体现“学生中心”的理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数智化能力为目的,体现“成果导向”的理念;课程建设以课程目标达成分析为手段,体现课程建设“持续改进”的理念。其次,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学院每年投入经费进行课程建设,推动教师开展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积极引入案例式和项目式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目前学院有多门省级一流课程,多名教师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深化产教融合

  增强实践技能

  学院与河南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夺冠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专业顶层设计中,学院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吸纳行业专家意见,调整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课程建设中,学院请行业专家直接参与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教师了解行业发展,改进课程教学。在学生实践中,学院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实习和见习,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实现“从生产中来,再到生产中去”,增强了学生的现实感受,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筑强师资队伍

  夯实育人根基

  学院精心构建了以“双导师制”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院取得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一项,多名教师获得省市级教学创新大赛奖项。学院同时和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等省市级智库深度合作,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既为河南省和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又为学生提供了科研实践的机会。学院教师近几年获得省级项目30余项,市厅级项目80余项;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3项,获得多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开展学科竞赛

  提升实践能力

  学院重视学生的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多渠道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院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期货投资电子对抗大赛、大数据财务应用与管理会计决策竞赛、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屡次获奖,有效提升了实践能力。

  (申梓刚 刘秋霜 苗硕)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2数智领航 智创未来 申梓刚 刘秋霜 苗硕2025-04-30 ——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