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教育展台
2025-04-02 星期三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区域育人质效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构建“问题驱动课堂”育人模式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始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深化制度改革、优化课堂设计、强化教研支撑等措施,构建“问题驱动课堂”育人模式,加快育人方式转变,锚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轻负优质”教育生态。其中,寒亭区富亭街中学、第六中学整合“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致性”“深度学习”理念,通过“问题链”设计,提升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多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着力打造“思悟好课堂”,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三项机制改革

  赋能“问题驱动课堂”建设

  一是健全多方联动机制。成立区、片、校三级课堂改革领导小组,形成“教体部门统筹规划、教研中心专业指导、学校广泛参与”的三级课堂教学改革联动机制,发挥区教体部门课改领导小组定向督查、教研中心课改组对上对下衔接、课改示范校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课改工作。

  二是完善“四名工程”引领机制。发挥名校、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校长领导力提升研习社”活动,举办“名师+”示范课交流论坛,以“领跑、领航、领雁”姿态助力全区课堂教学改革。围绕特色课程建设、教师团队打造、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专题开展理论学习60余次,分学段、分学科举办示范课交流论坛50余次,44个案例入选市级教育教学成果优秀案例,7节“优课”入选省级“优课”,2个课例获评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并报送教育部门。

  三是建立日常诊断督导制度。制定《寒亭区深化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将问题链设计质量、学生思维激活情况等要素纳入“问题驱动课堂”评价标准。开展“三进”活动,组织各科室科长、各学科教研员进学校、进课堂、进班级,全面督查课堂改革推进、教学管理改善情况。每学期开展“课堂诊断、教研指导”活动,通过师生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诊断”、提质。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推动“问题驱动课堂”提质

  一是构建三级问题设计体系。以“素养导向、整体推进、深度思考”问题链设计原则,鼓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关键点、中心点,设计“基础性、挑战性、开放性”三级问题,依据“核心素养”设置“主问题”、串联“子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从知识记忆、浅层理解,过渡到构建类、创造类的深层学习,培养思维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是创新课堂教学实施路径。依托“问题链”,推行“预习反馈、问题聚焦、合作探究、迁移应用”四维教学模式,研发“情境单+任务单+评价单”三单合一教学工具包,构建“自学、互学、展学”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预习反馈阶段通过“自主预习+问题汇总”诊断学情,问题聚焦阶段运用“情境单”设置任务,合作探究任务依托“任务单”进行项目化学习,迁移应用阶段借助“评价单”总结提升,引领学生做中思、思中悟。

  三是精准实施分层教学。依托各学科名师工作室,动态构建全学科、全年级“基础型、挑战型、开放型”三级问题资源库,累计收集基础型7000余个、挑战型4000余个、开放型2000余个。借助AI学情诊断,实现学生精准分组、问题精准推送、教师精准指导。

  强化教研体系支撑

  助力“问题驱动课堂”增效

  一是构建三级教研体系。以“问题驱动课堂”改革为核心,构建“顶层设计、主题推进、实践创新”教研体系。寒亭区教体部门围绕“问题链设计”“学情诊断精准化”等主题,每学期组织新手、青年、骨干教师分组开展专题研修10余次;各学校围绕区级教研主题,结合实际制定研修方案,每月组织“微课题”教研活动;教研组依托“半日无课日”“集体备课”等活动,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即时教研”。

  二是推行研训一体模式。创设“主题研修+课例研究+实践成长”研训模式,组织教师开展“沉浸式”教研。依托区内“名师工作室”,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累计打造“问题驱动课堂”示范课例200余节;依托寒亭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建立“问题链设计资源库”“学情分析数据库”,实现教研资源实时共享、动态更新;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以优促新,推动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三是促进教研成果转化。打造“教研、孵化、推广、应用”全链条管理模式,遴选优秀课例、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建立区域资源库,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全区共享。举办课改成果展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推动优质资源跨校流动。

  (朱华良 岳广森 李丽娟 丁永)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区域育人质效 朱华良 岳广森 李丽娟 丁永2025-04-02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构建“问题驱动课堂”育人模式 2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