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智能制造竞争格局已从单一技术竞争转向标准化与创新能力的双重博弈,标准化人才是新时代以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为此,2021年10月《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将标准化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试点”“造就一支熟练掌握国际规则、精通专业技术的职业化人才队伍”。 四川轻化工大学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学校采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的实施路径,率先打造全国首个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示范基地,政校协同、产教融合,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专业+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顶层设计构建标准化教育融合培养体系 四川轻化工大学遴选国家一流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首批示范专业,以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为基础,将标准化意识、知识和能力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专业能力、标准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度融合,优化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形成了“标准驱动、分层递进、多维协同”的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标准驱动”即以专业相关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化项目为驱动,以专业技术解决行业标准化问题,引领人才培养;“分层递进”即将标准化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分别通过基础层、专业层和实践层,分层融入、层层递进;“多维协同”则通过“理论教学、实践锻炼、项目研究、大赛驱动”等多维度协同推进专业与标准化融合的人才培养。 2022年6月,四川轻化工大学联合宜宾市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共同建设的“四川省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示范基地”获批。示范基地围绕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现有课程体系中融入标准化意识和专业标准应用能力培养,增设标准化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项目研究和大赛,提升标准化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提供专用场地和资金支持,搭建实践条件;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化支撑作用,定期组织学术论坛;聚焦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每年开设标准化短期培训;建立以大赛为牵引的激励机制,学生主体,教师指导,聚焦社会发展面临的标准问题,以技术研究为基础、成果的标准转化为目标,团队协作完成问题的解决方案。 融合资源赋能标准化教育发展 在国家战略调整的背景下,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融合教育资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学校以“四川省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为龙头,以培养具备专业与标准化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构建“标准驱动、分层递进、多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全日制教育与社会培训协同发展,教学、科研和标准转化三位一体,实行学科教授与行业专家双规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标准化教育示范标杆。 目前,该示范基地围绕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及标准化能力融合培养评价体系研究、专业人才标准化教育融合培养教材开发、标准化教育融合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多层次标准化人才培训服务基地建设、标准化服务和应用研究中心建设六个方面展开,已形成覆盖本科全过程的标准化融合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在原有专业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示范基地通过专业与标准化教育的融合,成为全国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将标准化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工作的优秀践行者。 校企协同构建标准化教育闭环体系 标准化往往具有明确的行业、领域背景,为保障标准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与时俱进、贴近行业和产业,四川轻化工大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专业与标准化融合实践的产教融合机制。为了培养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人才,除优化校内主要实践环节外,示范专业还将产教融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作为重要依托,已建成十余个校外固定的实习基地。将传统的专业实践、专业实习与标准化融合,要求校外实践基地把企业/行业的标准体系情况、相关行业主要标准的作用及应用情况、企业标准化建设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标准化与创新的关系等内容作为实习的部分内容。学生在专业传统实习的基础上,培养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知识,了解当前企业/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并对企业/行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校企合作开发标准化融合教育的教学资源。合作企业负责覆盖设计、生产、质检、服务、管理等相关标准资源库建设,为学生学习和研究提供资源;同时,校企合作开发产教融合教材。目前,已形成一部与示范专业标准化相关的产教融合教材。 以赛促学聚焦标准化教育个性需求 创新教学方法能够使教育更富活力、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在标准化框架下提升教学效果。四川轻工业大学以课内项目和课外大赛为“双驱动”,把“标准”和“创新”融入大赛和项目训练,制定了示范专业标准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将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融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专业课程(课程实验/实践、项目训练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学校结合机械类专业和标准化特点,构建了机械工程创新大赛、过程装备创新赛区域赛、节能减排赛、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ISO国际标准化青年之星大赛等赛事,在技术研发中遵守标准体系,在标准研制过程中融入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成果,构建企业出题、教师科研出题和学生自主探索命题多种形式,解决标准化和创新实践空心化、学生积极性不高、自主创新空间受限等问题,形成了从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应用能力培养到“创新实践—成果标准转化”的融合培养,在培养标准化能力过程中实现了专业能力的同步提升,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目前,示范班学生全部参加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西南赛),超过30%的学生参加ISO国际标准化青年之星大赛,学生参赛积极性和能力提升效果明显。 四川轻化工大学在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而且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胡光忠 孙山 李俊 李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