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星期二
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以外语教学为抓手 加强思政教育

  近年来,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外语教学为抓手,通过提升外语教师思政教育水平、深挖外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开展思政教育,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以人为本

  提高外语教师思政教育水平

  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为此,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外语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一是要求教师增强授课中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自觉性。学院多次为外语教师提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培训机会,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系列知识讲座、组织教师进行红色文化实践研修等活动,通过培训和研修,让教师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意义,并将其所学红色文化知识与外语教学相融合,提高思政教育水平。二是要求外语教师自觉增加红色文化知识储备。外语教师平时利用网络资源和当地革命历史资料、红色文化资源,收集和整理思政教学资料,增加知识储备,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政教学内容。三是要求外语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红色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活动,外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学院教师积极参加2024年外语微课优秀作品征集与交流活动,表现出色,张红梅团队的作品获得河北省一等奖,常智勇团队的作品获得河北省三等奖。

  课堂内外

  深入挖掘外语教材中的红色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大学外语教材中的红色教育资源,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读外语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本内容,选择合适的红色文化案例,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例如,外语教师选择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经典片段,激励广大学生以老一辈革命家和党员先辈为榜样,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勇于追求梦想,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同时,教师还结合外语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历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也加深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在讲解外语单词时,教师将单词融入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例句,将专业知识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厚植红色文化。例如,在讲解“resistance(抵抗)”一词时,外语教师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故事造句。通过这样的例句,学生不仅能够理解“resistance”一词的含义,还能深切感受“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另外,外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有关红色文化的英文原版书籍,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等外语原版书籍,实现课内课外教学有机融合。

  数智赋能

  创新思政教学手段和方法

  互联网时代,为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与外语教学的融合,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勇于创新思政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数智赋能,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为学生带来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借助虚拟三维场景,还原革命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红色文化和外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根据授课内容,灵活使用数字化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鼓励学生通过视频制作、多媒体技术展示等方式,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创作外语歌曲、话剧、散文等作品,增强思政教育效果。例如,在短视频教学运用中,学院白亚楠团队的作品《雄安——智慧交通》,代表河北省高校参加2024年“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现场交流活动,获国赛一等奖。

  搭建平台

  注重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还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做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例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学院组织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外语演讲比赛,编排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外语话剧等,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深刻体会红色文化精神。此外,学院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到红色景区提供志愿服务,用外语向国外游客讲好中国故事。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采取多项有力举措,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外语教学,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同类院校提供了有益借鉴。

  (常智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12以外语教学为抓手 加强思政教育 常智勇2025-03-25 唐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2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