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欣然)3月18日中午12时04分,江苏南京中山东路街头,一名中年男子停放电动车时猝然倒地。此时,来南京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李懋,和他的高中同学、南京大学学生鲁芋甫恰好路过,两人立刻过去查看。 “我们发现大叔呼吸停止、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可能是心梗发作。”鲁芋甫立刻作出判断,迅速向执勤交警杨东宇求助,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与此同时,李懋冲进附近的南京银行大行宫支行,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快速取出银行提供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飞奔回患者身边。 12时09分,李懋、鲁芋甫、杨东宇开始交替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使用AED完成3次电击除颤。12时13分,第三次电击实施后,经过短暂间隔,患者心跳恢复了!整个急救过程紧张有序,为后续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12时14分,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李懋和鲁芋甫帮忙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又把患者掉落的物品收集好交给交警,然后悄然离开。 “回到住处后,我俩才反应过来,我们真的救了一个人,挺开心的。”李懋说,他在学校曾参加过两次应急救护培训,包括如何进行心肺复苏以及操作使用AED。鲁芋甫则是一名医学生。正因如此,两人能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正确、及时的救护。 目前,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正在接受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经多方寻找,两名救人大学生终于被找到,南京市秦淮区警方决定为他们申报“见义勇为”奖励。 天津外国语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长期高度重视应急救护教育工作,开设“身心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并将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融入课堂学习,每年组织急救培训师资开展持证性培训和普及性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