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福林 周树江 记者 葛仁鑫)“土要压实,水要浇透!”3月11日,植树节前夕,在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铁锹与土石的碰撞声划破薄雾,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五年级学生林君昊正扶着一棵柏树苗。在他身后,还有44名学生和他一样,用稚嫩的双手将树苗栽入土中。 这场在烈士陵园举行的植树活动,始于一堂红色主题班会课。 此前,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思政课教师郑珊在课上讲述先烈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学生们深受触动,纷纷讨论能做些什么来缅怀先烈。随着植树节的临近,大家希望去植树。 郑珊将孩子们的植树愿望反馈给校长。“既然是学生们的想法,就要去努力实现。”校长杜鹏说,“今年,我们就把植树活动与红色教育结合,分年级带学生走进陵园,以绿树寄哀思。” 3月11日,植树现场井然有序,学生们种下50棵柏树苗,该校带队的副校长赵仕坤望着新栽的塔柏,感慨道:“孩子们种下的这些树可活千年,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植完树后,45名学生列队面向陵园庄严宣誓:“我们要像小柏树一样茁壮成长,传承红色基因,成为祖国栋梁,守护这片土地!” 据悉,近年来,通江县充分利用域内丰富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红色教育活动已成为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