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的发布体现了北京市将国家蓝图转变成区域施工图的系列思考和布局 ■北京市科学教育“三化”的设计既彰显了区域优势,又具体可操作 近日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教委等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二十条”),提出围绕全员科学素养提升、科学家潜质培养、协同育人统一战线和家国情怀培育四大目标,统筹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质、创新人才发现培育、科学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科学教育资源集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六大行动。“二十条”的发布体现了北京市将国家蓝图转变成区域施工图的系列思考和布局。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新时期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绘制了发展蓝图。北京市的“二十条”从基本立意上看,突出了秉持大科学教育观,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协同的导向,在目标落实上体现了坚持集成创新,汇聚合力,推动建立健全大中小学贯通、家校社协同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除此之外,北京市的“二十条”还扎实体现出了“三化”,也正是这“三化”的设计,使得“二十条”既彰显了区域优势,又具体可操作。 “三化”之一是科学教育设计的一体化。这里的一体化有三层含义,首先是一体化设计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立足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聚集的禀赋,结合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目标,围绕四大目标,统筹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质、创新人才发现培育、科学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科学教育资源集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六大行动。其次是课内课后的一体化。要求学校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重要内容,鼓励设立各类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支持有兴趣的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探索研究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健全准入机制,鼓励引进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参与课后服务。探索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特色实验教学或实践活动。再次是校内校外的一体化。明确提出要分级分类充分开发社会大课堂资源,注重与不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匹配、与学校科学类课程进度匹配。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少年宫、科技馆、校外培训机构优势,为学校科学教育提供有益补充。 “三化”之二是科学教育突破的载体化。在科学教育落实的突破上,北京市旗帜鲜明提出从单体学校的孤立发展转向集团化的新载体。近年来北京市在基础教育领域确立了“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创生构建教育集团育人新载体,聚合打造小初高学段贯通培养新渠道,在学校发展上已经在逐步突破单体学校局限。“二十条”明确提出要基于集团化办学育人新载体,一体化设计成员校科学类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小初高学段衔接。并且,进一步强调要推进集团内课程、教学、师资、教研等优质要素加速流动重组。通过集团化、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等机制进一步彰显面向人人的科学教育发展理念,帮助生态涵养区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上好科学课。 “三化”之三是重点领域推进的实体化。在重点领域上,北京市把牢了一个“实体化”,即升级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把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作为一个推进枢纽,发挥出协调联动、统筹管理、研究引领作用,更加有效地统筹全市优质资源,加强培养基地的认定、管理和过程指导,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展成果效度评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平台,开展长链条培养持续追踪。“二十条”还明确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展数学节、科学节系列活动,组织数学与人工智能、天文与航天等主题的特色夏(冬)令营,形成以“两节两营”为支撑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体系。 彰显了以上“三化”的“二十条”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翔实勾勒出“北京施工图”。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市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科学教育创新策源地、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示范高地的整体部署,也体现了通过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创新,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发展模式,培育高水平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的发展期待。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