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视窗
2025-01-03 星期五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我国与东盟国家是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广西是我国仅有的一个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级行政区,是国家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一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跨文化胜任力的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学校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跨文化胜任力,推动了师生全面发展与区域合作。

  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合作交流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作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的重要平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文化背景优势,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肩负着推动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使命。学校积极与东盟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学术与人才培养交流,如选派师生到东盟国家进行学习和实习,接收东盟国家的学生来校交流学习,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同时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如学校与东盟国家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项目,目前开设泰语、越南语等专业,为培养具有东盟国家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提升创新创业人才跨文化胜任力

  跨文化胜任力是指个体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也就是处理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矛盾冲突等问题的能力。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入和广泛。为了紧贴国家战略和发展需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着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语言沟通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等跨文化胜任力,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所东盟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国际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胜任力。

  加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学校加强与东盟国家高校的合作,共同开设语言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同时,加强对东盟国家文化的教育,通过开设文化课程、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东盟国家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学校根据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跨文化实践环节。例如,开设跨文化沟通、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和水平。邀请具有丰富跨文化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校讲学,以及选派教师到东盟国家高校进行访学交流,提升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拓展与东盟国家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开展学生互换、联合培养、短期访学等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跨文化环境,提升跨文化胜任力。同时,加强与东盟国家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跨文化胜任力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资金支持等服务,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构建跨文化胜任力评价体系。学校构建科学的跨文化胜任力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价体系的建设,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跨文化胜任力方面的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未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将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以及构建跨文化胜任力评价体系等措施,不断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跨文化胜任力,为推动学校人才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重点课题“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框架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跨文化胜任力提升研究”[课题编号:2023ZJY1469]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2024年度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课题“广西边境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与引进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XRS-2024-280]阶段性成果)

  (黄勤艳 阴冠雷 朱俊 王倩)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1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黄勤艳 阴冠雷 朱俊 王倩2025-01-0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2 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