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立足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强调教学内容与服务地方有机衔接,把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开展跨学科协同设计,以增强学生的认同力、学习力和发展力为目标,不断强化“红色筑基、技术牵引、产教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持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红色筑基,思政融入培养学生认同力 设计艺术学院深入推进“党建+学科”“党建+美育”工作,充分发挥伟人故里红色地缘优势,开展主题化、系列化红色社团活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打造红色底色的专业课堂。将红色基因融入设计教育全过程,“红色社团、红色课堂、红色实践”“三位一体”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学院获得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致力于开展品牌红色文创设计,在红色实践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由“表”及“里”的转变,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着力培育学生的价值认同能力,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创新育人机制,实施“党建+美育”,开展走进社区、走进中小学、走进乡村“三走进”活动,创设“文艺惠民、美育漫润、设计下乡”三大品牌。始终坚持走进群众,始终坚持服务人民,成效显著。先后举办“艺术惠民”活动20余场。2020年,学院获批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院校前来调研考察,多位国外艺术家前来交流,多家主流媒体对学院美育工作进行了报道,三年来,在校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竞赛专项全国一等奖。毕业生获湖南省基层就业卓越奖1人(全省10人),省级优秀毕业生2人,省级优秀党员3人,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36人,西部地区“三支一扶”毕业生10余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基层,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优先选择。 技术牵引,艺工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力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交叉,坚持艺工融合,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推进内容建设,革新教学观念,驱动设计教育创新改革。 践行艺工融合办学特色。湖南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机械、电气、纺织、化工等工科领域具有优势。设计艺术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工科优势,深入推进艺工融合,一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工艺、规划、工程实训、数据科学等工科课程群;另一方面学院定期组织跨专业、跨学科主题共创活动,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常规赛事与主题赛事并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院除集中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数字媒体艺术大赛、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等常规赛事外,联动全院5个专业开展“红色文创”“非遗文创”主题共创活动,推动专业间交叉共融;联合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工科专业参加全国高校化妆品产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3D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通过主题共创,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拥抱新技术,激发内驱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近年来,学生获全国挑战杯、iF新秀奖、意大利A设计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家、省级奖项500余项。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等优秀组织奖10余项。 打造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VR虚拟实验室、数字演播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主题虚拟展厅,让设计教学走向沉浸式三维体验,助力师生突破传统教学的空间与想象局限。借助VR虚拟实验室、数字演播实验室,实现新媒体环境下设计、仿真、评价、传播的一体化;借助虚拟现实设备在虚拟展厅里进行特定主题的策展、布展及看展,沉浸式增强创意思维,体验设计教育在前沿技术浪潮中的创新发展与深度变革。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服务湘西数字文旅,助力湘西银饰技艺传承,相关作品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深入湘西多个村寨,就文化保护、产业建设等问题进行考察,进行民族志记录,开展专题研究,提交多个研究报告,相关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报》等刊物发表。 构建“人工智能+设计”课程体系。面向“新媒体+人工智能”塑造设计产业新业态,深入推进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的全面升维。申报获批学校首批微专业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打造人工智能绘画、人工智能品牌设计、人工智能电商设计、人工智能三维设计、人工智能短视频设计等课程内容,采取微小化、定制化、重实践的课程设计和项目制教学模式,打破专业壁垒,将“大设计”观嵌入实际企业项目中,实现从品牌、产品、营销到展陈等全链条设计能力培养。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艺术类课程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新教学实践——“水彩画艺术”为例,确定为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相应课程及团队获得2024年省级信息化教学竞赛二等奖。师生研究与创作实力显著提升,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社科成果奖2项,入选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6件,入选荷兰Graphic Matters海报双年展、入选“君匋”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等国际国内大展10余次。 产教共育,课教赛创融合提升学生发展力 推进产教融合,打造校企联合育人模式。围绕产教融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建立行业头部企业的实习基地工作,依托基地开发课程、开展实习和创新创业活动。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家进课堂、企业实题进教学,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来校交流讲学,将自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经验引入实习实践环节。学院从课堂到实习再到课程设计全方位推进产教融合,打造校企联合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聚焦学生未来发展力。 学院突出设计类、策划类课程大作业创作特点,强调教学与科研、与学科竞赛紧密结合,将上海泽尚网络有限公司、上海捕鹿数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湖南)、湖南茶叶集团等设计项目引入课堂,共同建设“箱包设计”“媒体设计与新媒体运营”“产品系统设计”等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锤炼专业能力,相关设计作品与方案10余件(套)被企业采用,实现落地生产。学院推进“驻企设计”实践周活动,与地方文创产业园合作,依托专业考察等实践环节,整班进驻企业开展“驻企设计”,由“企业项目总监+专业老师”共同指导完成企业实际项目,并依据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开展研讨、设计、对接和路演,完成“驻企设计”,完成5个项目的全流程设计,有10余名学生获得企业颁发的“驻企设计”优秀学员称号。 课教赛创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院以四大教学竞赛为抓手,组织教学团队建课,组织课程研讨,组织专家指导,多次获得信息化教学竞赛、创新教学竞赛、课程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产教融合创新教学竞赛五类竞赛的省级、校级奖项,在竞赛过程中锤炼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师获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3人次,省级教学能手2人次,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学竞赛促进了课程建设,培育了师资队伍,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信息化课程、产教融合课程。学院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建设校企联合开发课程4门。“摄影基础”课程在线学习和浏览量1400万+,另外3门课程在相关平台同类课程学习量排名前3位,学生借助这类平台从海量教学资源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灵活调整学习安排,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探索构建“专业+工作室+企业”的教育机制,与广州、长沙、邵东等设计产业园合作,坚持校企协同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多家知名企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并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成功创业。 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探索红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聚焦技术和艺术的深度融合,推进专业和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强大向心力、卓越专业能力、广阔发展潜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而不懈努力。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设计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401001222]阶段性成果) (王兴业 徐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