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1941年在抗日烽火中缔造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以下简称“华中鲁艺”)仅有的传承学校。华中鲁艺师生当年“一手拿笔一手拿枪”,以文艺为武器为抗战鼓与呼,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鲁迅艺术学院坚持“守红色鲁艺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办学方向,传承发展鲁艺“爱国、忠诚、求实、奉献”的精神,以艺弘美、以美润心、思政赋能,不断擦亮“鲁艺红”,多维融合,“五实”推进,构建了浸润式美育新模式。 “五实”融汇强根基 美育浸润展担当 党建引领,夯实思想之基。鲁迅艺术学院立足鲁艺红色文化,积极打造“三师协同启引领 薪火相传育新人”“三进三助三立”等特色活动。学院建有校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铁军艺苑”“红色画廊”“华中鲁艺统战陈列室”,开展红色讲堂,建有木刻传习社、鲁艺青年队、鲁艺合唱团、小鲁艺宣讲团等17个红色社团,党建引领,红色铸魂。2024年组织开展了以“薪火传承·非遗弘扬·产教融通”为主题的文化传承活动月,开设讲座10余场,吸引3000余名师生参与,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筑牢家国情怀的信仰之基。 思政赋能,立实文化之魂。鲁迅艺术学院传承华中鲁艺“以艺弘美、以文化人”的美育传统,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多维推进“臻美教育”。师生创排音乐剧《华中鲁艺记》,用鲁艺人演绎鲁艺史,将红色基因活化为可视、可听、可读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广大学生从“聆听者”变为“演绎者”,在艺术感染中接受精神的洗礼,有效实现了“舞台+讲台”浸润式思政效果。该剧先后获江苏艺术基金、中国文联青年文创基金,2020年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戏剧展演一等奖。2023年以来陆续开设了“一件旗袍的追思”“芳华”等音乐思政课,拍摄廉政短片《一棵银杏树》,开设在线课程“铁军精神故事演绎”,推出红色歌曲《无名芳华》,并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音乐节、画展等,惠及师生6000余人。在艺术实践的浸润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审美情趣,更涵养了精神品格,“立实”了文化之魂。 以美践行,拓实发展路径。近年来,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持续推动“学业、专业、就业、创业、职业、事业”“六业”联动,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学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建设了艺术设计、艺术教育、艺术表演三大专业方向共10个专业,建设文旅产业、数字产业学院各1个,实施基于工作场环境下的项目实践,以城市美化、乡村振兴、文旅开发等领域为依托,将校内教学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形成了乡村墙绘、地方特色产品视觉设计、文旅演出、非遗传承等标志性成果,探索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水平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协同发展,筑实育人模式。产教融合是学院美育浸润、多维推进的重要突破口。学院与盐城本地及外省市多地的高校、中小学、企业、剧团开展基层党建、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校政行企协同发展、一体育人。同时,基于“以岗定学、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体验为基础、项目为驱动、实践为路径,全程渗透、分层推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2024年,学院利用传统办学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演艺团体合作,申报了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等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为地方培养急需的文化艺术人才。 大道之行,践实社会担当。学院发扬了华中鲁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在办好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同时,面向社会、面向基层,服务人民,践行社会担当。学院承担了退役军人培训、国家教育部门书画等级考试及银龄学院声乐、舞蹈班等社会服务项目,与企业、文旅单位、社区等合作,将文艺节目送到景区、社区、企业,将师生书画、设计作品送进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将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讲座送进中小学、社区课堂。艺术之花在群众中绽放,成为新时代文化惠民的生动写照。通过艺术的传递与交流,学院师生不仅为地方民众带去美的体验与精神滋养,更在艺术传播中彰显了职业教育与美育融合的独特魅力与时代担当。 立德树人结硕果 厚积成势谱新篇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维融合、美育浸润的创新思路,推进了学院党建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学院主题党日活动先后两次获得江苏省优胜奖。教师党支部获评江苏省优质党支部、国家教育部门第三批“国家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入选江苏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团队名单;学院党总支获评江苏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近年来,师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一等奖20多项,累计开发课程资源53门,建成数字化资源库与开放式实训基地,为长三角、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作出了自身贡献。(马骥 陈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