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是核心素养,关键在课堂教学。近年来,重庆市垫江县澄溪小学校坚定不移地将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命脉与关键支撑,围绕“放飞七彩梦想 开启阳光人生”主旋律,以深度教学、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不懈探寻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逐步探索出了“六化”课改新路径,推动学校教改实验见成效。 落实课程计划,催化课堂改革。科学有序的课程规划是教学改革的首要条件。学校规范课程设置,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配齐师资,保证各类课程专时专用、专课专上。同时,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出台了12个与课改实施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如《澄溪小学教师听评课制度》《澄溪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细则》等,确保凡事有章可循、有人负责。 创新“阳光课堂”,深化课堂改革。稳健推进的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载体。学校围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以“阳光文化”为载体,探索出“阳光课堂”的基本模式,并采用“知模—建模—固模—去模”的“四步走”方略予以落实。“知模”,组织教师向书本、网络学习,并定期派出行政、教师代表到重庆市人民小学、人和街小学等名校学习先进课改经验,为课改推行领航;“建模”,在前期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学校鼓励骨干教师、党员教师先行试点,探索适合校情、生情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固模”,从2024年起,学校全面推行“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浪潮中;“去模”,在熟练应用“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学校鼓励教师结合学科、学情、课型等开展个性教学。 加强队伍建设,活化课堂改革。技精业专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源头活水。学校拟定“三步走”教师发展规划,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为教改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即第一年重点学习课标和教材教法,第二年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第三年参加课题研究并独立承担实验课题。成立骨干名师培训班,大力实施“青蓝工程”,打造骨干名师团队,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改革的设计者、执行者和创生者。 抓好校本教研,细化课堂改革。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微型教研“常态化”,要求学科组利用每天早晨15分钟,围绕教材解读、课件使用说明等内容展开学习和讨论;集体研讨“系列化”,要求学科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内容包括典型课例研究、单元知识梳理等,做到有计划、有分工、有记录、有反馈、见实效;课题研究“人人化”,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开展小课题研究,主题不在“高大上”,而在“精细实”,定期撰写研究心得与案例;人人出题“多元化”,要求教师结合任教学科有针对性地编印单元试卷或章节练习,从而提高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控能力;随生检测“体验化”,要求教师定期跟随学生一起参与阶段学习检测,了解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向,为教学精准把脉。 落实“双减”政策,强化课堂改革。减负提质的“双减”政策是教学改革的方向指引。学校抓校外治理,利用寒暑假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双减”政策宣讲活动,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抓作业质量,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精准设计分层作业,加强学生作业辅导,教师倾心辅导、精准训练,做到“校内消化、不带回家”;抓课后服务,严格执行“2+1”活动课程(两节作业辅导课和一节活动课),开设篮球、网球、国际象棋、石磨豆花、版画等60门自选菜单式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实现了活动课程的百花齐放。 完善评价体系,优化课堂改革。主体多元的评价反馈是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学校对教师行为评价主要聚焦在5个方面,即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对教材的处理与运用、参与活动的情况、调控课堂的能力以及教师的基本素质;学生行为评价主要把握3种状态,即学生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课堂效果评价重点关注4个方面,即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流畅有序、师生关系平等。 教改之路且行且思,育人征途且悟且进。重庆市垫江县澄溪小学校始终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以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改革为牵引,用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包容开放的姿态助推教学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近年来,学校完成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1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师生获奖1800余人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基础教育(小学)校本教研示范校、重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实验学校等殊荣150余项。以教改实验打造农村小学特色办学品牌,做好垫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重庆市垫江县澄溪小学校一直在路上。 (程德生 任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