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2024-12-04 星期三
教育,在无限的可能性之间

  读《教育,在之间》(《优教育》编,上海教育出版社),我想按照“在之间”的含义去评说:它似一个开满鲜花的窗台,在窗台内外之间,我们寻找教育的真谛;它似一面澄明之镜,在镜内与镜外之间,我们回到教育人的一个本真世界;它又似一本教育人生哲学,在书里与书外之间,通过阐释,我们回到自己的精神宇宙。

  在本书前言中,景凯旋教授对“在之间”作了精辟的解读:如果“永远待在高处会变得疯狂,而永远待在低处又会变得厌倦”。因此,他又说:“我们在这里读书思考,在这里聚会讨论,然后又回到日常生活,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在之间’的存在。”教师离不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活,但日常、繁冗的生活中要有理想信念的照耀,即我们常说的“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这是一种“在之间”最佳的教师生存状态,也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又一生动演绎。

  “在之间”,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未来时的传统中实现人的现代化,继往开来。书中有不少篇目都是经典之作,如傅国涌的《向古老而常新的抒情传统致敬》,文中说“人不可能跳出自己的文化从零开始”,而“诗是中华民族‘活着的传统’”,那些有幸在时间中存留下来的美好诗篇因美而幸存,并在那里等待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与它们相逢……正是这天长地久、润物无声的等待成就了文明的代代相传——教师要用今天的行动,在回归的路上创造教育的未来。当传统经过时代实践和阐释,成为未来时的时候,教师发展才会踩在通向明天的基石上。

  “在之间”,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站在田野里的应该是“明天的我”。人不能离开现实,他必须站在田野里,但田野里的人必须有精神之问,在追问与寻找中成为“明天的我”,即理想中的我。夏中义在文中阐释了这一关系,他说:“‘精神之问’归根结底是须问人为何活着,能否按照理想的角色自期而活。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一个比今天更好的‘明天的我’。当‘明天的你’在此刻召唤你,你就要竭尽今天之努力,不苟且、不躲闪、不动摇地克服障碍,去接近明天的自己。”“精神之问”的后面正是一种“士的精神”,只有真正“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时,理想才会来到你的身边。

  “在之间”,是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站在中国大地上瞭望世界,想象未来。中国教师一定要站在中国大地上,从祖国文化土壤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强壮自己的体魄,强大自己的灵魂。但中国教师又必须走向世界,用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丰盈自己,打开格局。倪闽景在文中说,“从世界看中国,站在世界看教育,从理性的角度来考虑‘在中国’与‘在世界’”。他从中外历史上三对大致同时代的人物来考察、思量:孔子与苏格拉底、郑和与哥伦布、徐光启与伽利略。他进行了中肯又深入的比较,结论是“千年的发展中有机遇、有辉煌,也有遗憾,而这与教育深切相关”。教师发展应当在更高水平的开放中实现、提升自己,在想象中创造自己,创造教育未来,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在之间”,是在科技与人文之间,人的两翼齐飞,向着意义的那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实施“科学教育+”,科学素养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素养。但是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一切天生相连的事物都应该联合教授。”科学离不开人文。书中说“在技术文明下造就了马尔库斯意义上的‘单向度的人’”,当前我们也面临着现代性造成的一种“空心化”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坚定地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这一人文精神好似拉住野马的缰绳一样。毋庸置疑,教师应该首先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搭起支架来,让自己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在之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遇和路径,引导教师走在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旅途上,创造更好的自己,像教育家那样做教师。

  值得注意的是,宏大的空间必定充满着各种价值观,多元化的价值观会让我们产生困惑甚至迷乱,需要我们进行价值澄清与选择;无限的可能性,并不都是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们需要去审视,驱散负面的可能性,发出积极的正能量。《教育,在之间》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精神食粮:《士人与学人》指明为人师者的精神向度;《生命之敞亮》追求人生的三重境界;《回归教育常识,培育“完整的人”》探索并把握人发展的规律;《当下的审美重建》以美育人,以美其身;《顺应人类的积极天性,走向生命的“福流澎湃”》在深度体验中物我两忘,达至一种极致的幸福巅峰状态……文如群星,令人思考不尽。

  而这一切,最终需要回到教师发展上去。在这宏大的可能性空间里,我们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尤其是确立起为人师者的核心价值观,构建自己的人生意义坐标。有了坐标,方向感更强,路径更清晰,动力在其中生成,情感也在其中激荡;更为重要的是,理想信念在坐标上照耀,照亮美好心灵,奔赴意义的前方。

  坐标的原点是什么呢?可以有多种解释,但离不开的是“我”,是“心有大我”。我深以为,“大我”是儿童,是学生,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是民族的未来,“至诚报国”要从教好书育好人开始。读着《教育,在之间》,我又一次体悟到,教师与教育家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我们和教育家都“在之间”。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10教育,在无限的可能性之间 成尚荣2024-12-04 2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