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高校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神圣使命。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构建“10+3”育人体系。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改造、文化氛围营造以及专家引领等多种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使学生的精神得以滋养、综合文化素质得以提升,坚定文化自信,育人效果显著。 “廊馆”启动,让文化瑰宝遍布校园角落 学校精心设计建设的“两长廊、一展馆”集权威性、知识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以图文结合、视听交融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呈现给师生,让全校师生从中收获知识、汲取智慧。 一是中华历史文化长廊。长廊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美学、科技、教育、风俗礼仪等内容,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递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使学生在此产生文化共鸣,从中华历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二是中华楹联文化长廊。长廊中一幅幅精选的楹联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以通俗易懂、脍炙人口、音韵和谐、平仄对称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接地气、直抵人心,让文化之“思”启迪学生智慧。 三是中华历史文化体验馆。体验馆以“融古韵,铸新魂——中华文明的时空之旅”为主题,强调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体验馆展厅设有VR体验、AR绘画、答题机、触摸屏、地面感应装置等互动设备,设置多个互动体验站,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学习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并体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多元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侧重于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与渗透以及多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与正确的价值观念等。 一是举办五彩缤纷的文化节。“逢春开湖,红鲤腾跃,师生煦煦,乐享青阳……”伴随着《莫言湖赋》的诵读声和悠扬的古筝曲,暮春时节,“湖鱼春捕优秀传统文化节”在莫言湖畔开幕;“风吹银杏雨,遍地黄金扇”,金秋时节,“银杏文化节”如约而至,学生浸润在大自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育人效果;“书香墨韵”读书节打造的系列阅读文化活动等,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是举办多项文化赛事。“国学史园”知识竞答,寓教于乐、以赛促学,持续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水墨校园”绘画联播,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描绘校园人物、景物和事物,让师生在创作中体会传统水墨乐趣,在宣传展示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非遗学园”技艺比拼,引导学生感受非遗魅力、学习非遗技能、传承非遗文化,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是组建活力四溢的文化社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社、文学国学社、青年剧社等学生社团既组织学术研讨活动,也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学生一起诵读经典诗词,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一起学习传统礼仪,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一起参观博物馆、探访文化古迹,切身感受中华历史文化之厚重。 专家引领,厚植文化自信沃土 学校特邀多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家学者开办讲座,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理论解析的基础上,积极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精选主题,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讲座“中华传统节日之文化意蕴”围绕相关诗词作品、文化典故和民间风俗,解析中华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讲座“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围绕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起源和主要内容,介绍孔子与儒家学派的创立、发展历程,阐述儒家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是诚邀名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戏曲专家、教授张威以戏曲艺术的程式性、虚拟性、综合性特征为切入点,通过示范、讲解和体验环节,引导师生了解戏曲的起源、历史和演变,让大家深入了解戏曲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并通过研讨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基因和美学原则,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魂。 三是促进思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学校办讲座、邀名家,都会安排专家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专家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深入研讨。学生在研讨中跟随专家的脚步求美、求知、求真,能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并以此为豪,守正创新,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霍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