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试点学院(示范点),国家教育部门、商务部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首批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示范学院,浙江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总结前期“IT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于2017年提出“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产业需求为导向,为计算机科学研究、系统与软件开发、网络空间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将“立德 笃行 创新 致远”的院训精神与新工科理念结合,提出为数智领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拓展“复合与交叉”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在2016年信息技术专业群基础上,于2019年组建杭州市首个“智能技术与IT智慧服务专业群”,提出“融理工·精数智·践创新·领未来”改革目标,将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等理念落实到新工科跨界数智专业群建设中,打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金融方向)、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之间的壁垒,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跨专业实验室、跨专业师资队伍、跨专业学习机制“四跨协同”的跨界融合交叉复合型数智人才培养模式,开启了教学改革的新篇章。 一、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的需求。学院紧紧把握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计算机+教师教育”“计算机+金融”“计算机+生命健康”“计算机+地理信息”等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学院逐步深入更广泛的数智领域,建立了跨学科专业的16个课程群,开设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系列交叉学科的核心课程,如“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旨在让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够了解并掌握科技发展前沿知识。同时,学院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模块化选修课程。例如,智能媒体、金融数据分析、集成电路、智能网络与通信、物联网芯片等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跨学科专业灵活选择课程。这种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接触新兴领域的可能性,可以更好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拓展知识结构,从而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跨专业实验室与研究中心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共享 为了更好地支持跨专业研究与学习,学院建立了多个跨专业共享实验室,例如,智能系统集成、创新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元宇宙数字孪生、网络空间安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等,这些实验室不仅依托于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杭州分中心、移动健康管理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遥感中心湿地遥感研究业务部、浙江省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而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工程数智”浙江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共建)、数字孪生中心、浙江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支撑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实践创新。通过多平台、多中心、多载体联动的方式,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这些实验实践平台不仅是理论学习的场所,更是实践操作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仿真创新实践训练与真实项目孵化。学生可以接触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参与到实际项目的研究中去,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更能提前体验到职场生活,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建设跨专业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院组建程序设计类、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及测试类、电子基础等16个跨学科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由课程群负责人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各自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如何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此外,学院还通过“树标杆”“筑桥梁”“建载体”“搭平台”“壮队伍”“造氛围”“比贡献”“促成果”等举措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育服务体系,优化人才环境,不仅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还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月”、“信息华章”先进表彰、高校教师行为准则宣讲、“青蓝计划”传帮带等活动增强教师团队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 四、创新学生跨专业学习机制,激发学习动力 为了让跨专业学习更加灵活高效,学院将非主修专业课程纳入学分体系,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不同课程的学分权重。与此同时,完善激励机制,将跨专业课程成绩计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既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他们对于新兴领域的探索热情。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此外,学院还将跨专业的学习机制纳入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时设立多种奖学金和奖项,用以表彰那些在跨学科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及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学院通过系列跨界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以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等创新项目,年均超1000人次,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已获得国家奖项232项,其中包括金奖46项。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科研奖项10余项,获得国家教学名师、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 笃行 创新 致远”的院训精神,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数智人才,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周春儿 姚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