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以下简称“盐源职中”)紧密结合地区特征,以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名校名专业名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确立了“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本土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农学、服装两大名专业建设为核心,逐步构建农学专业群和服装产业群,带动其他专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专业特色发展之路。 为助推学校更好发展,2022年,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与盐源职中结成对口帮扶关系,5所学校组团对盐源职中进行“成长共同体”的全面帮扶。“组团式”帮扶工作团队着力服务于学校“推进‘三教’改革,优化‘三全育人’,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战略发展目标,多措并举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形成“团队作战,优势互补,整体发力”的顶层架构。 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助力盐源职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帮扶工作团队以“六融”为主要抓手,以“四个明显提升”为帮扶目标,带领盐源职中、帮扶学校、合作企业、教科研机构等一起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助力盐源职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促进帮扶工作团队融入学校团队,提升管理效能。学校任命骨干支教教师为学校中层正职干部。希望通过骨干支教教师的示范引领,将帮扶学校的干部作风、行政效率、管理理念有效融入学校的管理团队,以点带面提升学校干部队伍的集体行政效能。 促进东西部教育理念的融合,优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两年间,学校先后制定、修订并实施了9项制度,将宁波教育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办法有效植入盐源职中,优化了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用制度保障了学校办学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促进东西部校校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科学分析盐源职中所需与5所帮扶学校所能的基础上,盐源职中分别与5所帮扶学校签订了3年帮扶协议,将帮受双方捆绑成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校成长共同体。 促进东西部校际教师融合,打造优质教师队伍。为了切实践行“智治并扶,鱼渔同授,输造血并重”的帮扶原则,帮助盐源职中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带不走”的优质教师队伍,学校充分发挥5所帮扶学校的优势,探索并大力推进“甬盐1+3‘双师双擎’师徒结对培养工程”,实现校际结对31对、校内结对62对,两年间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微讲座近60场次。同时,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实师徒听课评课、同课异构、同堂竞技、支教教师挂帅组团参加各类比赛等常规联合教研活动。 促进“东企西融”,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办学内涵。联合东部优质规上企业,实施甬凉校企合作“升学+就业双通道一站式”“蓝鹰工程”订单班培养模式。193名学生顺利组成4个订单班,接受“订单式”技能培养。2024年上半年,订单班的96名学生赴宁波合作企业实行工学交替,结束后有11名学生留在合作企业就业。 融汇多方爱心力量,书写爱心助教故事。两年间,学校募集到社会爱心捐款1250余万元。其中,宁波市慈善总会捐资1200万元用于建设学校教学综合楼一幢(包含内部装修与设施设备采购)。该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教学综合楼计划于2024年11月投入使用。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成效明显 办学条件明显提升。两年间,多渠道筹措资金4000余万元,完成了食堂、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的建设工作,为学校新增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为学校的达标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积极主动争取盐源县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升级改造了县城通往学校的一条主干道,解决了学校师生出行不便、交通安全有隐患等问题。 教师队伍能力明显提升。两年间,教师队伍先后获得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州级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同时,还培育出了1个四川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州级名师工作室和1个县级名师工作室,教师省级课题立项3项。 学生行为素养明显提升。与2022年8月前相比,学生严重违纪行为频次显著下降,学生文明素养得到较大提升,校园更加和谐,卫生环境显著改善,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一致好评。 学校内部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制度的不断完善与优化不但提升了内部管理的质量与全校管理队伍的行政效能,也提高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盐源职中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团队在未来一年的帮扶工作中,将坚守“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不辱千里赴凉使命;久久为功,奋力拼搏,静待花开”的理念,努力为盐源职中办学事业更好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 (康光海 杨明富 刘兴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