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9 星期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培养“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以油气行业智能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为导向,从专业知识结构、课程教材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校企协同机制等方面系统改革,形成“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构建油气行业智能化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在积极响应时代发展需求、全力推动油气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征程中,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家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的优势,成立跨学科的校企联合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会聚了来自高校学术前沿的学者及油气行业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共同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学院紧密结合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深入研究油气行业发展的动态趋势以及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全面剖析油气行业智能化发展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学院从学校的办学定位、社会对人才的广泛需求以及自身独特的学科特色等多维度出发,精心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开设“油气+人工智能”实验班和“智能油气工程”微专业,为本科阶段的优秀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学习平台,通过深度融合油气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同时,学院增设“油气工程信息与智能技术”研究生培养方向,构建需求导向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快迭代培养方案,形成本硕博贯通衔接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流程。

  创建油气智能化发展课程体系与教材

  学院大力推进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在通识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育人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工程领域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

  在基础课程优化方面,从重力学与化学基础,逐步向强化数理与人工智能基础转变。在专业课程革新方面,新建了覆盖油气行业智能化全流程的专业核心课程,详细阐述从勘探、钻井、完井、开采、集输到运维、管理、决策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同时,增设针对油气行业智能化发展的跨学科课程,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融。积极拓建高阶学科前沿课程、高阶学科交叉课程和高阶学科素养课程,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骨干授课讲学,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行业创新趋势,提升综合素养。

  学院还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携手共建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和影响力的特色精品教材。结合企业实际项目案例和学校的学术研究成果,精心打造跨界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体系,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打造油气行业跨学科融合师资队伍

  学院大力强化与数理基础、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深度交融与合作,制定了涵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方面的协同育人教学改革课程管理机制,同时积极组建跨院系、跨学科的校企合作教学团队。

  学院深入探索“油气+人工智能”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校企教师互聘机制,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携手研制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方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其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共同制定考核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此外,学院还充分集合校内外优质师资以及行业专家的力量,共同建设“油气+人工智能”跨学科特色课程资源。通过整合各方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资源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重塑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院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与先进技术,积极探索并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了网上自学、课堂讲授、案例剖析、问题探究、参与互动“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方法体系。同时,学院优化考核程序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学院将“油气+人工智能”的真实应用场景广泛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体验中,重塑“智慧课堂+问题探究+案例研讨+创新实战”四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智能化、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分析和讨论中深入理解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应用,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院纵向组织课程知识,贯通设置科研创新训练环节,打造以工程问题为导向的“知识运用→工程实践→综合训练→前沿探索”四阶段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机制。高度重视学生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能够满足行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

  深化油气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联合开发虚拟仿真项目资源,为学生提供全真模拟训练环境。通过与油气智能相关企业的紧密协作,共同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实习实践基地以及联合培养基地,并创新性地实行“基地共建共管、责任共担共负、成果共用共享”的高效运行机制。

  在校内仿真实训的基础上,学院以“中外石油文化”“石油工程认识实习”等特色课程为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和建设工程文化育人资源,引导学生实现工程素养从“基本认知”到“内涵理解”再到“升华内化”的三层次递进式提升,形成自身的工程素养和职业价值观。

  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全面、细致的指导,学院严格落实校企“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全方位协同参与,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科研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同时,学院引入行业、企业与社会评价,建立多元反馈评价体系,通过广泛收集来自不同领域的评价意见,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院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

  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将加强构筑“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培养适应新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和油气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能够从事智能油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科技研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系2022年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M2022284]、2023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硕博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为例”[项目编号:SDYJSJGC2023015]阶段性成果)

  (姚传进 李蕾 齐宁 侯健)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0培养“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 姚传进 李蕾 齐宁 侯健2024-10-2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