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教学岗位,深耕教学内容,坚持国际与国内相关联、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总结与反思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有机融入思政课,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国际与国内相关联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思政课教师既要着眼中国发展,又要具备国际视野,努力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 在备课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专业教材和教学大纲为统领,以教学参考书、课件、国内相关领域资深教授答疑解惑、网络教学视频等为辅助材料,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同时,博采众长,广泛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知名专家学者思想观点,以及人文社科类方面的书籍,为讲好思政课夯实深厚的学术积淀。例如,在讲授“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时,要讲清楚古今中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就需要在课前对中西方哲学、思想史及其相关哲学家的思想观点、传记都有所涉猎,这样才能给学生讲深讲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与实质。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全面阐释相关教学内容。例如,讲授“联系与发展”这一专题内容,可以通过讲述75年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全面、系统阐释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通过当今“世界之乱”和“中国之治”的鲜明对比,引导学生既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成就的丰富性、多样性、广泛性,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深远影响力,又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为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实既贯通着历史,也承载着未来。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思维,将历史与现实贯通起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穿透力和感染力。 一方面,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阐释教学内容。针对某一观点,可以用现实的案例论证历史上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曾经提出的观点的科学性与历史局限性,也可以用历史上一些思想家的观点对现实教学内容进行阐释。例如,在讲授“量变质变规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提出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与古希腊哲学家欧布利德著名的“谷堆论证”故事的异同,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量变质变规律的内涵及其对学习生活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通过古今思想观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以人民为中心”专题时,可以指导学生先从理论层面对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群众史观”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对比、案例分享、研讨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人民立场。还可以通过历时性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的显著变化,即正在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先富”到“共富”的历史性跨越。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敢于面对热点问题,积极回应学生关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拨开迷雾认识真理。 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讲课内容要接地气,通过讲亲身经历的事、本地区发生的事、身边发生的事,让学生领悟故事背后蕴含的真理。例如,在讲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当地生态环保问题。笔者从当前的热门网红打卡地——“黄河之滨也很美”,讲述甘肃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生态环保方面发生的巨大变革。 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式,将深刻的道理融入丰富的教学形式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学语言上,可适当穿插英语、诗词、歌曲、方言、名言、俗语等,提高讲课艺术性。在教学手段上,可采用探究式、互动式、案例式等,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效果。 坚持总结与反思相结合 教然后知困。高校思政课堂是一个“问题丛生”的场域,教师既要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解答,也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学习总结和教学实践中加以修正完善,以此实现教学相长。 其一,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总结新观点。例如,在讲授“建设文化强国”专题时,笔者向学生谈及甘肃兰州目前的三张文化名片——《读者》杂志、兰州牛肉面和穿城而过的黄河,并认为在新时代还应加上一张“一匹马”的文化名片。学生们纷纷猜测,教师最后总结,这匹“马”就是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现在已被列入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这也是新时代以来我国体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也积极参加“兰马赛”,或是担任志愿者感受过比赛盛况。学生们对此观点十分认同,也加深了对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解。 其二,要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课堂或课后针对教学内容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对教师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鞭策。教师要直面学生的问题,进行耐心中肯的解答。对超出自己学术研究范围的疑难问题要在课后补足“功课”,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继续与学生交流。 其三,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诸如语言刻板、方法单一、举例失当、记忆模糊等问题,并逐一加以改正,不断提升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系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GS(2023)GHBZX858]阶段性成果)
|